适合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有哪些?
小学语文学习无非就是字、词、句、段篇的学习与运用。还可以这样分:基础知识,阅读与写作。要想学好小学语文建议如下方法:
一、学好汉语拼音。拼音是识字的重要工具。
二、会学查字词典。善于用工具书,不识的字,不懂的词,多翻书多查字词的音形义。了解词语的本义及其引申义,才能准确运用。
三、积累词汇,学习遣词造句,掌握各种句式。如: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疑问句,反问句,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等句式。并且会运用。
四、正确掌握段的的阅读与学习。 读好片断,一段话讲的是什么,是围绕哪一句话去写的。每一句说是什么意思,连起来又是什么意思。只有这样才能学好掌握段落的结构。
四、课文的学习。首先要区分文体。分清是记叙文,写人事景物及科普说明文,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阅读方法和要求。读懂课文,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句子或段落理解课文。还要结合课后的问题,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能有效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五、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多读课外书籍,学以致用。学会写观察曰记,读书笔记,抓住事物的特点有序地记下来。能表达一个完整的中心。
学习语文并不难,只要我们平时多读多看多写多练,多积累是很容易学好提高的。
我们现在认为李杜是诗歌的高峰,为什么唐朝认为王维水平更高,日本认为白居易更棒?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后人亦称王维为诗佛,此称谓不仅是言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更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朝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善书法,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王维诗在其生前以及后世,都享有盛名。史称其“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诸王待若师友”(《新唐书》本传)。唐代宗曾誉之为“天下文宗”(《答王缙进王维集表诏》)。杜甫也称他“最传秀句寰区满”(《解闷》十二首之八)。唐末司空图则赞其“趣味澄复,若清沈之贯达”(《与王驾评诗书》)。昔人曾誉王维为“诗佛”,并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并提。
以思想内容而言,王维诗远不能与李、杜相提并论;而在艺术方面,王维确有其独特的成就与贡献。唐刘长卿、大历十才子以至姚合、贾岛等人的诗歌,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王维影响。直到清代,王士祯标举神韵,实际上也以其诗为宗尚。唐朝认为王维水平高,除了以上原因外,可能同时代人更侧重艺术方面的考量。
日本人推崇白居易就更好理解了,日本人看中国文字和中国人看中国文化根本就是两码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靠几拨遣唐使如何能吃透唐诗。可谓"取之一瓢犹如江湖。""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另外主要是白居易的诗歌通俗易懂、平易流畅,他的作品在传入日本后,便迅速成为平安王朝贵族、学者、诸多文人等的必读教材。关于白诗在日本平安时代流行的原因,日本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金子彦二郎(《平安时代文学与白氏文集——句题和歌•千载佳句研究篇》)之说:一、白诗产生时的社会生活条件与我们平安时代极为类似;二、白乐天的身份和地位与我们平安时代的文人也颇为相似;三、白乐天的性格、兴趣爱好以及为人等方面又几乎可以视为我们平安时代典型日本人的那种类型;四、从质和量两方面来看,七十余卷的《白氏文集》对于我们平安时代的文人来说,是一部大型文学事典兼辞典性质的存在。(第四条最重要)
我觉得,从后世对几位诗人的评价来看,"诗仙","诗圣","诗佛"的评价,更能体现哲学流派。
道家得道,称仙人真人,所持的观点是老庄思想,道法自然,大开大合,率性豁达。治大国如烹小鲜,鲲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李白的诗如同老庄后的又一道家传承,那种气势磅礴,飘然于世俗之外的气势提笔就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扶摇直上九万里"。
儒家成仁取义,成己成物,就称为圣人。如文圣孔孟,谋圣姜公张良,武圣关羽岳飞等。一说圣人,无一不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楷模,胸怀大志,心系社稷,悲天悯人,嗟叹民生。"剑外收蓟北,涕泪满衣裳。广厦千万间,寒士俱欢颜!"杜甫的诗正是那些"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读书人的心态写照。
释家讲究放下屠刀,无人无我,普渡众生,劝导众生不被世俗牵绊。王维官至宰相,写诗却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脱离世俗,无物喜无己悲的。读王维的诗,是不是有"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禅机!
白居易则更贴近生活。试问人世间,哪一个不被贪嗔痴,整的成疯成魔。"在天愿作比翼鸟"、"此恨绵绵无绝期"、"共看明月应垂泪,"、"同是天涯沦落人"等等,爱恨情愁,哪一句不是作为人的写照。因此,说日本人喜欢白居易,有可能是白居易的诗更具人性!
关于诗歌,众人的评价都会有时移事异的影响。到底喜欢谁,读谁的诗有感觉,觉得谁的诗歌历史地位最高,都要看个人的心绪。问问自己,你的心绪偏向于道家,还是儒家,佛性还是人性!
标签: 蜀道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