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影:凯从他父亲那里继承了八门遁甲,他父亲是从哪里学的?
谢谢邀请,关于禁术八门遁甲的创始人的问题,之前关于这个问题就已经有讨论过很长的时间了,而且还以讹传讹的变成的八门遁甲为二代火影所创的。这一话一出来关于八门遁甲究竟是何人所创的这个疑问似乎可以尘埃落地了,但是这里边还有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凯的父亲并没有直接说八门遁甲是自己创造的术之类的话,而是说这个是他耗费了20年的光阴所掌握的唯一绝招。
这句话现在变成了问题的核心,这个“掌握”的含义是什么?
是通过向别人学习自己勤加练习之后的“掌握”,还是自己通过开发并且实践完成的“掌握”?
我个人是偏向后一种的,也就是凯的父亲通过自己的锻炼以及对体术的钻研而开发并且熟练运用,属于这一种掌握。
根据我的判断的话,中文翻译为“掌握”,实际上日文的原文应该为“会得(えとく)”,这个词语既有“掌握”也有“学习,学会”的意思,所以好像有的汉化版本的翻译就是“耗费了20年时间所学会的唯一绝招”。
因为在对忍术的难易度进行分类的时候,实际上并不是根据别人学习这个忍术的时候,融会贯通的难度,而是开发的时候从理论到术的完成并且融会贯通的难度,跟其他人学习这个忍术的难易度完全没有关系,就比如卡卡西的雷切,一开发出来就已经是S级的忍术了。
兰陵笑笑生为什么写《金瓶梅》?
尼采说,母鸡下蛋的啼叫和诗人的歌吟,都是痛苦使然。
苦痛之情的泄露,更能产生好的诗歌。大约的确如此。
诗歌之外的其它文学作品,也是一样,欢愉之词难工,穷愁之言易好。这个意见,两千多年前的司马迁就讲过。
在《史记》的自序和《报任少卿书》中,司马迁指出,历来的名家大著,往往是在身陷牢狱、肢体被残、贬官遭难、落魄失意等情形下做成的,是发愤之作。
考之近世小说,脍炙人口的《水浒传》、《红楼梦》,确实都是讥失政的愤书。而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显然也是一部展现历史风情,讥嘲社会人生的愤书。当然,写《金瓶梅》还有一个特殊的原因:报杀父之仇。
《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一般猜测就是明代著名诗文大家王世贞。(当然,兰陵笑笑生的候选人多达二三十位)
王世贞,字元美,于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及第,与大名鼎鼎的改革家张居正是同年。王世贞的祖父王倬,做过南京兵部右侍郎的官,父亲王忬,官至右都御史、总督蓟辽军务。王世贞出生在苏州府,其先祖系属豪门巨族琅琊王氏。
王世贞以世家子弟,常自称“琅琊王世贞元美”,酒席诗文间对土鳖严世蕃的讥嘲不在少数。其时,嘉靖帝荒于朝政,严嵩、严世蕃父子当国,在蓟辽军务的相关事宜上,王世贞的父亲、总督蓟辽军务的王忬与严氏父子多有不合。嘉靖三十八年,严氏父子把王忬逮回京城治罪,次年论斩。
据一些学者考证,王忬被杀,还与名画《清明上河图》有牵连。
据说,严嵩得知王抒家藏有《清明上河图》真迹,便欲巧取豪夺,要王忬献宝。王忬无奈,请人临摹了一本仿品,试图蒙混过关。谁料,却被严嵩的门客唐某瞧出了破绽,说这是一幅假画。严嵩大怒,由此构陷杀害了王忬。
未几,严氏父子也垮台了。
王世贞侦知,唐某看书,习惯用手指蘸口水翻页。王世贞为报父仇,用三年时间,写就一部《金瓶梅》,每页都涂上毒药,待唐某外出上街时,专门卖书给他。《金瓶梅》文笔高明,还充斥着露骨的风月描绘,唐某在马车上看得欲罢不能,到家后中毒身亡。
看来,《金瓶梅》真的是一部“毒”书,怪不得在明代便遭毁禁。
嘉靖之后的隆庆年间,有一本戏剧上演,叫《鸣凤记》,说的是严嵩害死杨继盛等人的故事,看得人又骂又哭。有学者认为,《鸣凤记》的作者,也是王世贞。
在小说、戏剧及书信里,王世贞把严嵩愤骂恶斥,但在王世贞的史学著作《嘉靖以来首辅传》中,对严嵩并无过激之词。清代修《明史》,相关部分基本沿用王世贞此书,有些篇章甚至一个字都没改动。
标签: 下蛋者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