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景渐浓,说说你心目中关于秋季的好诗有什么?
古往今来,尤其是唐诗宋词里面,有关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可谓浩如烟海,多如牛毛。但我们每个人基于学识、经历以及人生的感悟的不同,对这些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都会有自己的见解,这样读起来会有不同的理解与感受。
就我个人而言,喜欢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当然很多很多,但记忆深刻、感受深刻而又特别喜爱的当数唐代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山行》描写了作者在深秋时节登山赏景,继而沉醉于那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的心境。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升腾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因为被那迷人的枫林秋色所吸引,继而停下马车,仔细的品赏着枫林晚景。漫山的枫叶被秋霜染过,已远远胜过二月的春花。
杜牧的这首《山行》,以枫林为主景,描绘出了一幅色彩斑斓、景色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山路的远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路总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缥缈,寒山也一样蕴含着生气与生机,于是才有那白云生处有人家。可仔细推敲诗句,就可以看出,这只是诗人在为后面的两句蓄势,天气这么晚了,诗人竟然还要停下马车,来欣赏这艳丽的深秋美景,不正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二月春花的枫林秋色吗?而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太清楚的几户人家相比,深秋的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
我之所以喜欢这首诗,因为我原本也出生在山区,对秋天的景色有一种独爱,尤其是那漫山枫林和红叶,更加让人流连忘返,欲罢不能。
"自古逢秋悲寂寥"这是我印象中古人对秋的普遍看法与感受。从小到大,如果问我一年四季最喜欢哪个季节?说实话我还是更喜欢春秋两个季节。因为夏天太热,冬天又太冷,特别是过去在农村劳动和上学,感受最深。而春秋之季气候宜人,春有百花,秋有收成。这种欢喜都写在乡野老幼的笑脸上。
由此,对描写秋天的诗词中,我当然更喜欢向上奋进的格调。所以在我心目中的好诗有两首:
一首是刘禹锡的《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全诗从第一句就直点那时的人们对秋的一种习惯看法和定位,即"悲秋"。这一"逢秋悲"之魔咒还一直沿续千余年,且把"自古"变成了古住今来。从第二句起,诗人来了一个180度大转折,也就是自己对秋的一个截然不同的看法,即"秋日胜春潮"。这一看法、这一观点,给人眼睛一亮,豁然开朗,是诗的一个最大的亮点。诗人紧接着三、四句告诉人们为什么"胜春潮"?从鹤、碧霄和诗情上给了我们答案。我们知道鹤代表吉祥如意和健康长寿。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之时,诗人告诉我们应该把心胸放得更大些,把眼光看得更高些,把自己的理想定得更大一些、清晰一点。
全诗写秋一改常态,充满着正能量,充满着豪气、豪迈和豪情;全诗写秋一改常法,直击问题,直述观点,直解困惑,给人以鼓舞振奋!
还有一首是毛主席的《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这阙写秋的词,我认为超越了前一首刘禹锡的《秋词》,更超越了其他诗人写秋之杰作。主席将写秋之词推到了一个新高度,一个新境界。
(一)这是一首写秋的哲理诗。主席从开句起笔就点出了人与天的哲学问题。"人生易老"也就是人的生老病死是一个自然规律,谁也逃避不了、阻挡不了;"天难老"的一个"难"字,而没用"不"字,这就是一个宇宙观问题。从宇宙的角度看,天也有起源、发展和消亡的漫长过程,但比起人生百年来说,天的老是微不足道的,而人的老却是瞬间和容易的事。这就道出了人与天的生命是一个绝对和相对的哲学问题。诗的哲理性也在于此。
(二)这是一首写秋的乐观诗。古往今来,悲秋之诗多如牛毛,喜秋乐秋之诗凤毛麟角。主席写秋之诗不少,几乎对秋都充满一种特别的乐观之情。这首《重阳》更是如此。写这首诗时,毛主席还正受到党内排挤,革命也处于低潮,照理说悲观情绪占据上风,但主席这首诗丝毫没有察觉到悲秋之情,反而从这首诗中看到诗人借着重阳佳节、菊花、秋风等景物,发出了"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乐秋情怀。最后一句,更是对秋天的空碧江澄,远山与天空相连泛着白霜的一种赞美,给人以神清气爽之感。
最喜欢毛主席的诗词!既然标题说的是关于秋季的诗词,那么只说我记忆力里他老人家的作品里含秋的。
毛泽东对秋天情有独钟,有多首标明写于秋天的作品。《西江月·秋收起义》中“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暮云愁”并非个人愁苦,它是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的诱因,也是意欲彻底改变的社会现实。《清平乐·六盘山》中的“天高云淡”,表达红军过了岷山之后“柳暗花明”的心境。《五律·喜闻捷报》中的“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西北野战军连获大捷,秋风淡定,秋景壮美。《浪淘沙·北戴河》中“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不见半点悲凉凄怆,只有新社会日新月异的豪迈与激越。
毛泽东诗词脱尽自古文人悲秋的窠臼,展现寥廓豪迈的艺术境界,彰显出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沁园春·长沙》是一篇游故地而观秋景、忆同窗而思往事、励斗志而抒豪情的壮美词章。写秋景而不衰飒,忆往事而不惆怅,纵横捭阖,大气磅礴。特别是身处逆境时写的《采桑子·重阳》,有沉郁的思索,但绝无怨天尤人的牢骚与哀叹。“战地黄花分外香”,将诗的主题升华为对革命战争的礼赞。“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充满“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战斗激情。这些都显示他老人家的大气磅礴的胸襟。
在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词作中,看来看去,关于秋季的好诗还是要数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
1、《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毛主席当年在橘子洲头挥就的这首词作,以博大的胸怀、豪迈的气概、战斗的风貌,回忆青年时代碧血丹心的革命生涯,表现了对自由的热切向往、对解放的强烈追求,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前途充满希望的乐观主义和以天下大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提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振聋发聩、荡气回肠,不失为是战斗的号角、冲锋的鼓点,成为中国咏秋词作中超越古人的经典,跃上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峰,永放光芒!
2、《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毛主席的这首词站在人生、宇宙的高度,审视历史,勇敢创新,脱尽中国古人“悲秋”的窠臼,横扫传统词坛衰颓萧瑟风气,独步诗坛,以壮阔绚丽的境界、昂扬振奋的豪情,热情讴歌了土地革命,蕴含着深刻哲理,彰显了人生真谛,反映了社会规律,揭示了革命真理,唤起人们为实现解放全人类的美好理想奋斗到底的英雄气概、美好情操和崇高精神,充满大气雄风,成为中国咏秋之词的开宗立派创新之作。
标签: 秋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