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阿姨上海打工连续6年没回家过年,孩子“生气记仇”不肯叫“妈妈”,是孩子的错还是家长的错?
一、不去打工怎么养你?去打工就没办法陪你。
首先需要交代下保洁阿姨一年到头没有假期,即使过年也不会放假,一个月也只有3000块钱的工资。阿姨和丈夫两个人都在上海工作,每天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钱都寄给了孩子。
为什么不回家很简单,春运期间为了保证车站内的卫生,她们必须留守在第一线服务,所以也正是为了自己的岗位不被替代,只能过年继续留在上海工作。
通俗的说,如果保洁阿姨回家了,那么她必然就丢掉了工作,来年还是必须去重新找工作,那怎么来养孩子?如果为了工作不回去,那么孩子也就无法陪伴,这是一个选择题,也是一个为难人的事情。
可怜天下父母心。
二、说说笔者的经历
倒不是想说什么鸡汤,笔者小时候父母在外地工作,我们则成为留守一分子在农村生活,但是因为农村里小孩子多,也到不觉得有什么孤单的,每当听说父母要回来的时候,就开始有了牵挂,日日夜夜等待,直到父母回来心里悬着的那颗等待才算是安分了下来。
笔者也是建议用人单位考虑到员工的实际情况,最好能够调休制度,安排年后或者年前一段时间给员工回家一趟,既可以解决了员工的相思之苦,也体现出来用人单位的关怀。虽然是保洁,但是人心都是肉做的,谁能割舍下那份亲情。
对此你怎么看待连续六年不回家这件事呢?
6年沒回家,孩子不肯叫妈妈,不是认不得妈妈了,而是记妈妈的仇。妈妈错了?孩子错了?都沒错,生活错了!生活的艰辛,无奈,无情。是它剥夺了孩子的母爱,是它抢走了母子的温馨,是它让这位母亲为了3000元的薪水,竞然6年不敢越雷池一步。
在很多人都埋怨自己工资低的时候,看看安徽这位保洁阿姨。一个月3000块钱,如获至宝。为此,6年不敢回家。为什么?因为她一离开,她的岗位就有人代替。3000块在上海是什么概念?我不知道,因为我没在上海生活过。但我知道,3000元在4,5线城市一个手稍大点的男孩可能是“月光族”。而这位母亲竞为了这点钱,6年没和孩子见面。因此,满足吧,那些埋怨自己收入少的某些人,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不如你的人。
生活还要继续,路还要走下去。也许这个问题解决了,哪个问题又出现。在所有的问题解决之前,这种令人心酸的小插曲还会不断的出现。这就是生活,酸甜苦辣永远是交替着出现。安徽阿姨之所以这么做,正是为了孩子在其它方面能更从容自如。有时间必要的牺牲和付出还是必须的。
孩子现在可能不理解,可将来一定会理解。母亲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母亲对他们的欠缺正是伟大的母愛的体现。她本来可从选择留在家里。那样,他们微薄的家庭收入就可能又要少一部分。这是无奈的选择,也是最正确的选择。因为今天看似不合理的选择,正是为了合理的明天。
标签: 给留守儿童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