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大典故是什么?
春秋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叫围魏救赵,故事的结局之战叫马陵之战.这次战役的结果是孙膑杀死了庞涓,取得了战争的胜利。齐国为什么能够战胜当时强大的魏国呢?关键是当时齐国得到了一个旷世人才---孙膑。孙膑用他的聪明和智慧帮助齐国打胜了魏国。不管过程是如何,起码我们看到了人才在这两个国家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孙膑这个人才,才使得齐国在两国的对抗中取得胜利,所以我们看到了人才对一个国家是何等的重要。赢得人才就赢得未来,所以人才战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胡锦涛十七大的报告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人才
第二个事例是围魏救赵。当时魏国为了扩张去攻打弱小的赵国,于是作为齐国的卫星国赵国就去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就拜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发兵去救赵国。田忌的计划是直奔邯郸,同魏军的主力交战,以解赵国之围。孙膑不赞同这种硬碰硬的战法,孙膑说:“现在魏国出兵攻打赵国,魏国的精兵锐卒,一定会倾巢开赴邯郸,听候只剩下一些老弱殘后留守国内。咱们为何不利用这个机会,带兵直捣魏国的都城大梁?那样,庞涓听到,咱们去攻魏碑国大梁,一定要放弃邯郸,回师相救。这时我们可以在半路上拦截魏碑军,这既可以解邯郸之围,又可以痛击魏碑军,一举两得。”田忌采纳了孙膑的计策。齐兵要攻打大梁的军情,很快庞涓就知道了,于是他命令人赵国退兵救大梁。由于魏碑军长期攻赵,兵力消耗很大,加以长途跋涉急行军,士卒疲惫不堪,很快在齐军的埋伏的桂陵地带,将魏军打败,死伤两万多人。这就是桂陵之战
发生在公元前353年、战国时期的围魏救赵之战,也叫桂陵之战。当时,齐国为了解除魏国对赵国的围攻,听取军师孙膑的建议,采取“批亢捣虚”即避实击虚的战法,出兵直指防备空虚的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在桂陵地方大败魏军,解了赵国之围。
◎战国初期,魏国是一个强国,其疆土主要有今山西西南部、河南北部及陕西一部分。为了扩张势力,魏国多次向邻国发动兼并战争。而魏国东面的齐国,到齐威王时,也由于进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而国力增强,成为与魏国抗衡的大国。魏国向东扩展,齐魏两国矛盾日趋激烈,多次发生战争。
◎魏惠王十七年(公元前354年),魏国出兵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与齐是盟国,邯郸危急,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要不要出兵救赵?齐威王召集大臣商讨。齐相邹忌主张不出兵。齐将段干朋则主张先出兵一部,进攻魏国襄陵,加以牵制,等到赵、魏两军打得精疲力竭,然后再出兵救赵。齐威王采纳了段干朋的意见。
◎公元前353年,魏军攻下邯郸,齐威王认为出兵救赵的时机已经成熟,便任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军出征。
田忌打算直趋邯郸,进攻魏军。孙膑建议说:要理清乱丝,不能握拳硬打;要解开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搏斗。派兵解围的道理也是这样,不能硬碰硬,而是应该采取“批亢捣虚”的办法,撇开强点,攻其弱点,避实击虚,使敌感到形势不利,后顾之忧严重,自然就会解围。现在魏军的精锐部队都在赵国,留在国内的是一些老弱残兵,我们应该迅速向魏国都城大梁进军,切断魏国的交通要道,攻其防备空虚的地方。这样,魏军一定会回军自救,我们就可以既救了赵国,又使魏军疲于奔命,便于一举将其击败。
田忌采纳了孙膑的建议,率军直趋大梁。都城危急,魏军果然急忙从邯郸撤退回救。当撤至桂陵,与齐军遭遇,疲惫不堪的魏军大败,赵国之围也随之解除。
以上写了一点历史,算得上是“围魏救赵”的大典故吗?
魏国被秦国打败后,魏惠王看到魏国内外交困,国势一天天衰落,很是焦急,就用重金招募有才能的人,来帮他治理国家。魏国人庞涓和齐国人孙膑是同学,一起跟鬼谷子学习军事,两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庞涓听说魏王招贤就去应召,担任了大将,兼任军师,帮助魏惠王打了好几个胜仗,他得到魏惠王的信任。后来庞涓也来到了魏国,魏惠王让他担任客卿。庞涓其实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他知道孙膑的本事比自己大,怕他超过自己,于是设计陷害孙膑。让魏惠王认为孙膑私通齐国。魏惠王果然中计,挖去孙膑的膝盖骨,还在他脸上刻字,从此孙膑就成了一个残废人。
时间长了,孙膑终于知道自己原来是被庞涓给害的。为了逃离魏国,将来报仇,他就装起疯来。齐威王知道孙膑是个很有本事的人,于是就偷偷派人把孙膑接到齐国去了,并且拜他为齐国的军师。
周显王十六年(前353年),魏惠王派庞涓带兵去攻打赵国,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的国君派人到齐国去求救。齐威王派田忌和孙膑带兵去救援赵国。当时如果直接去救赵国,已经来不及了,于是孙膑假装要去攻打魏国的重要城镇襄陵。庞涓听到这个消息,赶忙从邯郸撤兵,去救援襄陵。没想到孙膑早已在魏军回来的路上设下了埋伏,魏军正好钻进包围圈,被打得大败,庞涓狼狈不堪地逃回魏国。历史上把这次战役叫“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的来历
“围魏救赵”这一典故和成语源于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之战。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赵国。赵王力不能敌,只好求救于齐国。齐威王应允,令田忌为将,并起用孙膑为军师。田忌想直奔赵国邯郸直接与魏国的军队作战以解赵国之围,孙膑劝说他:“此时魏国精锐军队倾巢而出集中在邯郸,如果我们直接攻打魏国都城大梁,那庞涓必回师解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定会自解,我们再于中途伏击庞涓,其军必败。”于是,齐军直奔大梁。庞涓得知齐国军队进攻自己的国度大梁,赶紧回师大梁。哪料到归途中陷入孙膑的伏击,仓皇与孙膑交战于桂陵。魏军长途疲惫,又遭伏击,溃不成军,庞涓勉强收拾残部,退回大梁,孙膑大胜,赵国之围遂解。
这个故事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因为,《史记》的巨大影响,“围魏救赵”已经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成语。
“围魏救赵”的智慧
围魏救赵,已经后世一个著名的典故和成语,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他撤兵的战术。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计,它的精彩之处在于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招致胜的神奇效果。
在中国古代发生无数的经典军事战例,能够收入三十六计则是经典中的经典。
拓展知识:1 孙膑的庞涓的恩怨情仇
孙膑早年与庞涓是同学,曾一同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庞涓在魏国任职的时候,魏王用重金聘请孙膑到魏国,庞涓自觉能力不及孙膑,怕孙膑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以毒刑将孙膑致残,断孙膑两足并在他脸上刺字,企图使孙不能行走,又羞于见人。后来孙膑装疯,幸得齐使者救助,逃到齐国,并收到齐威王的重用。
桂陵之战后的13年,也就是公元前342年,魏国进攻韩国。第二年,齐国出兵救韩,采用孙膑策略,齐军直逼魏都大梁,但旋即退兵,诱使庞涓兼程追击,结果庞涓在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遭遇孙膑伏击,庞涓自知穷途末路,大叹“遂叫竖子成名”,自刎而死(一说被乱箭射死),史称马陵之战。
拓展知识:2 关于《三十六计》
《孙子兵法》是《三十六计》的源头,三十六计是从孙子兵法等古代兵法中总结出来的,但《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不是一回事。
《三十六计》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全书还有总说和跋。
“三十六计”一词,语源于南北朝。《南齐书·王敬则传》记载:“敬则曰:‘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不过,该书究竟为何人何时所撰,难以确考,一般认为此书是在明末清初之际积累成书的。今人所见《三十六计》,最先于1941年在甘肃邠州(今陕西邠县)一个书摊上发现,题下注称“秘本兵法”,原本系抄本,无时代,无撰者,以往公私藏书目录均未见著录。同年由成都瑞琴楼兴华印刷所用土纸翻印。此后开始流行。
《三十六计》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国古代战略文化中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至今被各行各业广泛运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标签: 围魏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