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问单位给了你什么,而要问你给单位贡献了什么?”我觉得这句话很无耻,对吗?
只有为连队争光的义务,没有为连队抹黑的权力!
秋羡觉得题主的观点有对的地方,也有不对的地方,应当是客观与主观上的差别。
1,职场当中寻求升职加薪自然是没有错,既然无法升职加薪,又如何要求员工对单位尽心尽力,做出贡献呢?
2,可也有一种说法,就是单位是家,为了这个家,付出辛劳汗水是理所应当的。
这是一种责任心的表现。
秋羡曾经当过兵,在连队当中就有这样一句话‘只有为连队争光的义务,没有为连队抹黑的权力!’
起初秋羡也觉得这样的宣言实在是太过霸道,简直就是不可理喻的霸权。
但是呆的时间长了,将连队当成了家,明白了团队之间的争斗,唯有自身内部团结才可以战胜,团队中每个人都是亲如手足的兄弟,那么我们一起居住的地方,自然而然要由我们自身来守护。
用这种方式来看职场单位。
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说单位之间的同事们并没有那么深厚的友谊,而且也总是在勾心斗角的争夺升职加薪,但是在这之前,每个人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而奋斗的,那就是为单位谋求成绩。
既然想要在这个单位中获得什么,首先就要先问问自己为它做了什么,完成自身工作是做出贡献,维护单位的人际关系也是做出贡献,所以在于主观意义上是没有任何错误的,也不可耻。
团队是大家的,没有人能够以团队的名义来要求个人。每个人都有自主选择的权力,没有道理没有理由因为霸权而屈服,因此题主所说的那句话,从他人口中说出来要求别人的时候,就是十分可耻的。
秋羡在团队中经常面临一些十分困难的挑战,但是身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所以大家都感同身受,并且能够深刻领会到那句话的含义,做出相应的努力与贡献。
但是我们的领导却从不会用这句话来鞭策团队,他只会说争光二字。
时隔多年,秋羡看到题主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回想当年,如果我们的领导对着我们那么多人说出这样的话,那么士气肯定不会有当初那个高涨。
‘不要问单位给了你什么,而要问你给单位贡献了什么。’
这种褒贬不一的激励话语,是不能用来说的,而是要让人深深刻印在心里的,所以当有领导对员工说这种话的时候,那么那个领导是十分可耻的。
因为他借用了整个团队的精气神,来对某个人施加压力,这样只会让人心涣散,对这位领导的印象只会越来越差,就算是原本想要大展身手的员工,也会自问这种单位到底还有没有意义。
总结:语言文字皆是利器,用好了它可以激励任何人,用得不好则会令人大失所望。秋羡觉得题主的观点没有错,但也不能包罗全部,断章取义是不可取的,毕竟任何事都有两面性。
表面看这句话,站在不同的角度,员工会觉得单位很无耻,单位也会觉得员工很无耻。但把这句话变换一下,就会有妙用。
很多领导发现,在与员工沟通,做员工的思想工作的时候,领导苦口婆心地劝员工,“不要总问单位给了你什么,要先问问你给单位贡献了什么”,员工听了往往无动于衷,碰到心急的员工可能还会反问,“你不能总问我给单位贡献了什么,你要先问问单位给了我什么?”
很显然,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片面的要求别人,沟通肯定做不下去,让人听了只会觉得很无耻。但如果把这句话从“律人”变成“律己”,就会有妙用。
01
站在单位角度的律己
把这句话变成,“不要问员工给单位贡献了什么,而要问单位给了员工什么?”
少盯着员工给单位做了多少贡献,多想想单位给员工提供了什么,做得够不够多?够不够好?能不能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
单位和人一样,在要求员工的时候先律己,才能找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改进管理上可能存在缺陷,改进经营上可能存在的不足,改进薪酬福利上做的不够,才会赢得人心,发展得越来越好。
单位足够的好,替员工考虑的足够多,才会吸引足够优秀的员工,让员工足够用心的干活。
02
站在员工角度的反思
把这句话变为,“不要问单位给了我什么,而要问我给单位贡献了什么?”
不要总是埋怨单位这也做得不好,那也做得不够,福利待遇不够好,给多少钱,干多少活。
不要总想着不受领导重用,在单位没有发展空间,自怨自唉,消沉消极。
站在员工的角度反思,在得到之前先给予,想想自己做了什么,有哪些价值,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变得更好。
反思才会让自己心态变好。
所以,单位和员工一样,如果都能多点同理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多看对方做得好的,少盯着对方的不足,多看自己的不足,少盯着自己的贡献,才能互相彼此认可,良性向上发展。
标签: 幼儿园教师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