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属于什么单位?工作性质是什么样的?
👸全称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属于农村金融单位,工作性质为金融(信贷)企业、经济性质为集体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合作社。其经济成份保持了50年代(建国初期)的固有特色。即根据当时政策法规,以人民政府(信用)牵头和部分资金为主,向当地农村社员集收部分股金弥补其不足,筹资组建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一并签发了《社员证》给参股农民。
🙋农村信用合作社《社员证》在当时的作用是:
✍①、作为入股权益者,实名制登记的凭据。并享有信用社“借贷”款的资格与优先权益。
✍②、入股权益人,凭《社员证》及其额度领取利息。享受当时政策规定的相应权益。
👦在当时计划经济时期,信用合作社的主要任务,是为“三农”筹集资金,负责信贷服务;供销合作社筹集物资,负责商品供应服务;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村互助组)负责组织农村劳动力、农具、耕牛等农业生产资料,进行集体生产(耕作与收割)等工作。
👩建国初期的“三大合作社”,“肩并肩”同行,共同耕耘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即:农村信用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农业生产合作社,类似于“三兄弟”,或者说叫做“三位一体”。共同服务于农村、农业、农民。简称“三农”。换句话说信用社、供销社既是农业生产合作社(互助组)的“好搭档”,也发挥着城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以当时的“乡公所”、“区公所”或“农会”人民委员会的所在地为组建单位。尔后于1958年的“三面红旗”(大跃进、人民公社、总路线)时期,改建为以人民公社的所在地为核算单位。按需组建的唯一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主要负责当时的人民公社、生产队、生产大队、社办企业及其个人的资金存储和信贷工作。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经济性质。虽然含有社员股金的成份,但这种股金性质,从当时的初衷来看,并不等同于现代“股份制”企业,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合作社”。在经营管理方面,同时接受银监会、信用联社的监督与管理,并依法开展相关金融业务工作。
👮县级信用联社,是在各乡镇基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金融管理机构。具有领导、指导、监督、协调、管理…等职能。亦是农村信用社业务与管理的垂直(行政)主管(局级)单位。
农信社是一家集体企业,非事业编制。主要任务是筹集农村闲散资金,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农信社的成立: 农信社是20世纪50年代由政府和社员共同出资组建,在社员中间开展存款放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到1957年底全国共成立了88368佳信用社。
农信社的发展与改革: 农信社先后由人民公社、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领导,在此期间一直没有大的发展。直到1996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认定》后,农村信用社才开始了跨越式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农村信用社先后进行了改革与发展,陆续改革成立农村合作银行以及农村商业银行。截止2011年底,总共有212家农村商业银行、190家农村合作银行、2265家农村信用社。就目前来说,农信系统改革礽在摸索中前进,目前改革比较成功的有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以及部分上市的农商行。
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模式 每个县为一个独立的法人机构,再由县联社共同出资成立省联社,对县联社进行业务与发展上的指导与协调。
至于待遇以及工作强度,可以用这几个字来概括:“钱多事少离家远。”毕竟受众是广大农民朋友,绝大部分过网点都开设在乡镇上,条件肯定比较艰苦。
在岗位设置上一般分为内勤岗和外勤岗,内勤主要负责办理业务,而外勤就主要负责营销各种产品。
标签: 信用社主任竞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