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能悟出什么道理

ysladmin 15 0

古代陶渊明为什么不为五斗米折腰?是逃避现实还是无力参政?

因为他有银子!

精准地说,因为他有五斗米,所以无须为五斗米而折腰!

历史记裁他后来过着隐居生活,每天种种粮食,折折菊花,然后摸摸门前的那株柳树。生活虽然说不上富足,但绝对要比三餐不继的杜甫强上一万倍。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能悟出什么道理-第1张图片-安安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他的诗里可以看出“结庐在人境”,自然是与城市距离并不远,房价再便宜,也是需要银子的,所以不是风吹即破的杜甫草堂。

更重要的是,从他的诗里丝毫见不到愁苦或拘谨之意,尽管他自己也扛着锄头去种地除草,但是诗中都是满满的生机和怡然。

这是一个不用为生活所奔波的诗人!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能悟出什么道理-第2张图片-安安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然后,我们从他的简历上来看,他作的官儿并不大,应当是基层公务员,与他的诗才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而且他有大志,既通儒家学说又晓道家思想,这样一个大才子连个像样的职务都没有混上,只能说明几个问题。

一,他有诗才,但无政才。

二,领导不喜欢他,不待见他。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能悟出什么道理-第3张图片-安安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同事排挤他,嫉妒他。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陶渊明不喜欢繁琐的公务生活,关键是“繁琐”二字,可能是日复一日的无聊,更有可能是认为大才小用的不忿,个人认为是第二种,因为,如果让他当重臣,事务会是同样的繁琐,但看起来会有别样的意义。

四十多岁的时候又去当官,最高职务是县令,这期间念念不忘田园生活,为什么?因为不开心,不自由,不如意,历史上从未记载他在做幕僚,做参军时的政务举措,但一个推崇儒家思想和道家模式的文人来说,显然他的儒和他的道不适合当时的政治环境,天下大乱,最需要是孔明,是郭嘉,是张良,是陈平,那些忠孝仁义不可能在短期内给统治阶级带来真实的实惠。

不论是桓玄,还是刘裕,他们最渴望的是武器,银子,人口组成的胜利,然后消灭对手,以实现权力登顶,只有在一统天下之后,陶渊明的政治主张才有可能得到实现或实施。

所以,只用其名,不用其身,是必然!

陶渊明当然不开心,家里虽然无矿,但是有地啊。

标签: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