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支出一学期近两万亿元,家长该如何科学育儿?
这笔支出确实是惊人的。
这几年来,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最大的支出不是什么房产,而是教育。
教育的指向就是孩子的成长,孩子的命运就是家庭的命运一样,感觉非把孩子培养出来不可,可是,当下唯一的认知就是好成绩就是培养了一个好孩子,于是看孩子成绩不是冒尖的,就会送他去参加培训班,只要是合适的,只要对孩子的成绩提升有帮助的,都没什么价值可以商量的,因为好多时候,好多地方,都是一座难求呀,你不进,别人还等着进呢!
因此,在这方面的花钱,家长连眼都不会眨一下,几万几万的住里面投,似乎教育的投资就是最有回报的投资了。
说真的,现在的社会机构培训班,确实是参差不齐,可是,无论如何都会有孩子找上门,希望得到培训,得到成绩上的提升。
但是,还有很多人也是没有经济能力进这样的培训班的,也许,孩子还能借助自己的用功,成绩保持在一定的程度上,也算稳定,可是这样的孩子毕竟不多。那么还有一些孩子成绩不稳,经济上也无能为力,那就只能是看着了。
所以,做为家长非常期待着,自己的孩子能够努力着,成绩稳定地居在前列,那么就是为家庭省下一大笔的开销了,这将有效地提高家庭的生活质量。
科学育儿,还得回归到根基,回归到初始的基础教育,抓好孩子的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提升学习效率,奠基学习基础,为后续的潜能激发做好准备。
说实话,这些数据一点也不意外,无论是一年为初中学生报补习班花费8.8万元,还是全国父母为孩子学习额外花费每年2万亿。
先说为什么中国父母们为孩子学业一掷千金。首先这是多年来教育产业化政策实施的结果。举国把办教育当作是一门生意,人为把公共教育学校分为国重、省重、市重,三六九等;放任乃至纵容民办私立学校网罗优质私资,攫取优质生源,利用种种噱头和作弊手段炮制所谓“名校神话”。中国父母置身其中,为了自家孩子能跻身稀缺名校,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当然,自然,也必然会趋之若鹜地为孩子购买额外的昂贵的培训补习资源。
问题是,这种恶劣和败坏的现象本质上是不折不扣的忽悠。本来应该是公共教育的责任,不负责任地推诿给家长,把压力加诸学生,使中小学生普遍压力重重,疲于奔命。
举个例子,假如小升初100名学生,其中10%能跻身“名校”,15%能入读较好的“次名校”,剩下75%的学生只能服从电脑排位,随机就近分配一般初中。那么,无论学生承受多大压力,父母耗费多少钱财,入读名校、次名校的比例并不会变,只有10%~25%的学生有机会跻身各类稀缺名校。
事实上,当大多数学生都被补课,承受重重压力的情形下,与大多数学生都自由发展,轻松应对学业的情形,二者不会有本质区别,都是在课业学习上最具有天赋的学生有最高的概率跻身名校,资质平平的学生几乎没有任何机会。
知道问题出在哪了吧?父母的焦虑,孩子承受的重负,根本就是冗余因素,让大多数父母不再焦虑,孩子学业不再承受重负,所谓名校照样最大概率录取最绩优的生源,但大多数父母不必付出高昂的代价给孩子补课,孩子也不必承受无谓的重负,有机会全面发展,而不会因为学业负荷太重导致厌学和丧失生活与生命的热情。
但是,父母普遍为孩子学业忧心忡忡,学生普遍承受着高企的学业重负,受益的不是父母,不是学生,不是中国的教育,而是把持公共教育资源权柄寻租变现的公权力,而是官商勾结推波助澜的教育商人。
这样的现象且不说是对大多数学生父母的隐形掠夺,对大多数学生的变相戕害,站在中国教育的高度,也是对中国教育的持续戕害。它造成的社会后果和历史后果就是导致数十年来中国优秀人才接受教育后的平庸化,普通人接受教育后的低素质化。前者从近70年来各项顶尖的科学奖项(菲尔茲奖、诺贝尔物理学、化学、经济学奖,甚至唯一荣膺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项的屠呦呦所接受的是民国时期的中小学教育)中国教育培养的获奖者悉数为0,后者从现时代舆论普遍认同的国人素质不高,可见一斑。
回过头来再说,对这种现象怎么办?其实对于把持公共教育资源权柄的部门和机构来说,普遍提升公共教育学校的办学水平,预算和师资培训跟上。但小升初有超过75%的学生有机会轻松跻身水平相当的“名校”,学生父母还会那么焦虑,还会花费不赀为孩子补课吗?中国的孩子们还会承受那么多无谓的学业压力负荷,还会失去童年和青春应有的快乐吗?
标签: 小学生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