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暴打匈奴实现大国崛起,人民幸福感爆棚了吗?有什么历史依据吗?
谢谢邀请!
汉武帝暴打匈奴,有效地改善了国家安全态势。但战争是把双刃剑,在伤敌的同时也会损已,尤其是对匈奴的作战,在战争中无法以战养战,战后又无法从匈奴得到赔偿,所以这场战争对国家的财力、人力实际上是一种纯消耗。对处在那个年代的老百姓来说,需要勒紧腰带、甚至奉献生命,应该不会幸福感爆棚。打完匈奴后,国家财政、百姓生活应该还是比较困难的。征和四年,汉武帝下发《轮台罪己诏》,诏书中体现了国策的转变,仔细揣摩一下可以从中看出端倪。
但这场战争也是非打不可的,否则汉朝北方将无宁日,就连京都长安都随时受到匈奴骑兵的威胁。当然了,另外还有一种选择就是继续和匈奴媾和,每年给他们送美女和金银财宝,当儿皇帝、子民族,屈辱地苟活,但那样可能汉朝会完蛋的更快,百姓生活也难有幸福感可言。看看上个世纪已经入相对文明年代的日军都那么残忍,可想而知二千年前的匈奴骑兵袭扰汉朝北部会是什么德性。这也许是汉武帝虽然与匈奴打了几十年的仗,付了沉重的代价,但人们依然不记恨他,反而称之为雄才大略的原因吧!因为老百姓深明大义,知道必须打的道理。
一个大国的崛起,不打仗、不打胜仗是不可能的。面对强加到自己头上的战争,一味躲避不行。这也是老一辈革命家讲的“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道理。作为大汉子孙,不能总是想着自己的幸福感,当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必须坚决地为国奉献!
最后想讲的是,当今世界虽然进入了文明时代,但文明是大国、强国人民的专利,一旦国家出现大的变故,没有人能逃避野蛮的桎梏,伊拉克、叙利亚就是眼前的教训。祝愿我们国家由富变强,中华民族万世太平!
汉武帝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东征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歼灭十余万人。汉帝国的疆域从长城沿线扩展到漠北一带。汉武帝的国号成为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汉武帝的伟大功绩给国家带来尊严,给汉民族带来自信确立大汉王朝大国地位,但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却没有一点好处,不仅要服兵役和徭役面临亲人的生离死别,还得交繁重的赋税减直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没有一点大国百姓的荣光只有无尽的痛苦。汉朝建立时采用休养生息政策对老百姓轻徭薄赋。文帝、景帝时国家空前强盛,老百姓甚至十多年都不用交税。汉武帝时人囗达到5956万人。从这个时侯起汉朝对匈奴开始主动进攻,从公元前133年到公元前119年较大规模的战争主要有三次,河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汉军兵至瀚海封狼居胥确立大国地位。俗话说“一将成名万骨枯"。汉军的胜利是耗费无数钱粮和士兵生命换来的,汉朝立国六七十年攥下的家底被用光了人口减半,此时天下骚动危机四伏。“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庋,使百姓疲蔽,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已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敝。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所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秦之祸乎?"简而言之北宋司马光认为汉武帝是秦始皇第二,之所以没有灭国是辅政大臣安排得力才沒有亡国。公元前89年,汉武帝认识到自己穷兵黩武给国家带来的错误,勇于向天下百姓承认错误颁布《罪已诏》获得百姓谅解。从此不再派兵,封承相田千秋为富民候,赵过为搜粟都尉,用代田法推广先进农具。对百姓轻徭薄赋从而避免了亡国的命运。
标签: 大国崛起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