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为什么会有“鬼节”这样的说法?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中元节有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区在七月十四日。中元节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
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海外华人华侨在清明、中元、冬至和年兜这四节会寄批银,否则便会被人认为是对祖宗不敬,对长辈不孝,对妻子不负责任的不成器之下等人。
传说中元节当天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为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中元节起源:按佛教典故,关于“盂兰节”的起源,有着以下一个典故: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收了十位徒儿,其中一位名叫目连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由于目连很挂念死去的母亲,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亲在地府生活的情况,原来他们已变成饿鬼,吃的、饮的都没有,境况堪怜。目连看了后觉得很心痛,于是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可惜饭菜一送到口边,就立即化为火焰,目连看到这种情境后非常心痛,就将这个情况告诉释迦牟尼,佛祖教训他说,他的母亲在世时,种下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后就堕入饿鬼道中,万劫不复,这孽障不是他一人能够化解的,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于是目连就联同一众高僧,举行大型的祭拜仪式,以超渡一众的亡魂。
后来,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后世,逐渐形成一种民间习俗,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衣,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以化解其怨气,不致于遗害人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鬼节的习俗。
带有客字的古诗?
《端午》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奉和圣制春台望应制》苏颋 壮丽天之府,神明王者宅。 大君乘飞龙,登彼复怀昔。 圆阙朱光焰,横山翠微积。 河汧流作表,县聚开成陌。 即旧在皇家,维新具物华。 云连所上居恒属,日更时中望不斜。 三月沧池摇积水,万年青树缀新花。 暴嬴国此尝图霸,霸业后仁先以诈。 东破诸侯西入秦,咸阳北阪南渭津。 诗书焚爇散学士,高阁奢逾娇美人。 事往覆輈经远喻,春还按跸凭高赋。 戎观爱力深惟省,越厌陈方何足务。 清吹遥遥发帝台,宸文耿耿照天回。 伯夷位事愚臣忝,喜奏声成凤鸟来。 《奉和圣制经河上公庙应制》苏颋 河流无日夜,河上有神仙。 辇路曾经此,坛场即宛然。 下疑成洞穴,高若在空烟。 善物遗方外,和光绕道边。 事因周史得,言与汉王传。 喜属膺期圣,邦家业又玄。 《重送舒公》苏颋 散骑金貂服彩衣,松花水上逐春归。 悬知邑里遥相望,事主荣亲代所稀。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
标签: 僧穿彩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