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你家乡过年都有什么特色习俗?
春节这个传统节日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所有节日里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农村有着深厚的乡土气息和神秘色彩,在“过年”这个节日中的风俗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在诸多方面会使你百思不得其解,而他们却搞得文至斌斌,规规矩矩。我们这里就有一种习俗叫“敬土神”,所谓土神就是土地神,他的住所叫土地庙,传说他是所有神中“最小”的一位神,管辖范围小,地位低,受众神之排挤。在农村他的住所是在野外,设在几棵树之中或田坎旁,用石头或砖做一个象鸡笼大小的房子,供上他的佛像,放上简易的香炉,摆好斋饭及酒杯,这就是他的整个神需品。然而就是这样的设施条件下,这样的住地和住所中,人们对他还是礼恭百敬,无一丝待慢。大年三十的夜饭我们称“过肉年”,过肉年的主食是肉,就是猪头,猪腿,鸡这三种,而敬土神则要猪头和猪脚,将四个猪脚按猪的长势形态依次放入盆底,再将猪头盖于其面,拿上一支筷子插入猪头正中,再带上香烛,纸,炮,酒便端起大盆去敬土地神了,到达地点后放下肉盆,口中便发出嗡嗡之声道:“土地土地管四方,儿女百姓不敢忘。逢年过节烧钱纸,保佐富贵即安康”。烧香化纸的一些具体程序都那样,就不必说了,磕头作揖是肯定的。这就是我们这里的一种习俗,谢谢邀请,请多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在这首元日诗中用爆竹、屠苏、桃符……等元素串联出一个喜庆祥和的中国年。穿新衣、戴新帽、放花炮成了一代又一代人对年最深刻的记忆,过年少了花火,少了爆竹就缺少了年的味道。记得小时候在老家过年,进腊月寒假来了,就开始盼着年的来到,过年有好吃的,过年有新衣服,最最重要的是过年有鞭炮可以放。早早的让老爸给自己买来了小鞭(大地红,鞭炮的一种)。孩子们是存不下东西的,将成挂的鞭炮拆成一头一头的,十个二十个的揣兜里,手里拿着点燃的香头,走到哪里,Duang的放一个。那时候的熊孩子们一个赛着一个淘,鞭炮放的也是花样百出。就同笑话里面说的一样,如果你看到熊孩子冲你笑,最好躲着点。
再来说一说吃的,我是承德人,每次在老家过年,大年初一早上端上桌的一定有一大盘热气腾腾的饺子。这个习俗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就不得而知了,在我的印象中,佐餐菜品花样百出,大年初一的饺子,是从未变过的,早已刻在了脑子里,成了年俗的一种。
在我的老家有腌制酸菜的习俗,每年入了冬,当季的冷凉白菜上市后,家家户户都会买来白菜,腌上那么一两缸。自家腌制的酸菜可以从立冬吃到立夏,酸酸爽爽的味道贯穿两个季节。无论是汆白肉还是猪肉炖粉条,酸菜都是头牌,酸菜鱼、酸汤排骨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赶上年来到,酸菜馅更是早早的剁了几案板,三十晚上一家人团团围坐,打打麻将、嗑嗑瓜子、喝点茶水,看着春晚,包着酸菜馅的饺子,等到新年的钟声敲响,饺子就可以下锅了,等放完了炮,美味的饺子早就端上了桌。
饺子,更岁交子,团圆福禄。有人认为饺子是南阳人医圣张仲景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我的老家讲究好事成双,过年饭桌上的菜品都是二的倍数,搭配上一凉一热或一凉二热,最低四个菜,然后是六个、八个、12个,16个和24个。自家人在一起吃饺子,没妾(客人)时最低四个菜,来妾时是八个起,四凉四热,荤素搭配着来。
在我的家乡伏牛山南麓的南阳,过年的习俗也是“十里不同乡”,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人人不能忘记祖宗,所以先说祭祖,有大年三十上坟的,也有大年初一上坟的;这两个时间里有上午之说,也有下午之说,还有傍晚上坟之说。
“三十捏鼻儿(包饺子)”,年三十是全家人团团圆圆的时候,包饺子吃饺子,一家人围座一起其乐融融,长辈的还会唠叨唠叨子孙事儿……
“初一上街忸一忸”,一般来说,这大年初一大人小孩都会穿上新衣服,以新的形象示众,“人看人”,也可能是过去穷,没钱买新衣服,只有过年了才恨恨心添件新衣服穿穿,那叫一个“leng”。
过了初一后,初二以后的几天里,那就是走亲戚访友大拜年啦。当然,走亲戚也是有“远近”的,这远近不是说距离远近,而是先直亲近亲,象媳妇回娘家、女婿去岳父岳母家等,一般都会在初二先去拜年啦。
春节这几天,打铜器、踩街等民间文化活动也是不断的,有的锣鼓队为一争高低,几个锣鼓队打着打着就比起谁的响亮丶谁的整齐鼓谱美来,美其名曰:铜器铜器,越打越气。当然,这都是很多年前的事儿了,现在再也看不到、听不到打到三更半夜了。
常言说:“三天戏五天年”,一般来说过了初五就算过完年了,初六都会借“六”顺开市大吉,要上班丶打工的也都准备踏上新的征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谢谢头条邀请,今年跟老婆回福建莆田过年,莆田过年风俗在全国应该算是最有特色的了吧。
1.过年过两次,初一是过年,初四还要过大年。据传说是当面倭寇除夕入侵,初一大家都逃难去了,没有过年,等倭寇败退,初二回来把死者都安葬了,让后初四重新过一次年,风俗流传至今。
2.除夕把家里的灯要全部打开。据传说是倭寇除夕晚上入侵,当时约定杀完一家就把灯点亮,因此,点亮灯的就安全了,是求平安的意思。
3.初二不串门。还是倭寇入侵初一大家回来收拾残局,初二埋葬死者,办理丧事,因此初二都是串门都是吊孝的。风俗流传至今,就是初二串门不吉利。
4.春联上面留白边。还是倭寇入侵初一大家回来,初二埋葬死者,办理丧事,要贴白色对联,初三准备初四重新过年要贴红色春联,这样红色春联就压在白色对联上面。风俗流传至今,春联上边留一个白边是寄托对先人的思念。图1图2
5.闹元宵,莆田春节的高潮是闹元宵,从正月十四至正月十八都属于闹元宵的范围,最晚的村据说要持续到正月二十九。莆田海边闹元宵的主题是妈祖菩萨巡游,当地会组织几百号人和几百匹高头大马,组成巡游队伍,大家正想参与,以求菩萨保佑,披红戴绿,敲敲打打,抬着妈祖神像在村中巡游,所到之处鞭炮齐鸣,人们磕头上香,热闹非凡。
闹元宵中还有一个风俗就是每年村里会有几个主角,成为“福首”,大概意思是最有福气的人(图3),一定要带🎩,穿传统的长衫,打扮一番。成为“福首”后妈祖巡游队伍会专门进家门来为你祝福,非常风光。“福首”一般村里男丁轮流担当,每年轮转,由于人的一生只能有一次机会,因此这个“福首”在当地被认为比结婚,生子还要重要,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
莆田还完整的保留着我们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保留着民族的伤痛记忆,保留着独特的信仰,保留着大城市里久违的年味儿。希望莆田的年俗能够一直传承下去。
春节马上到了,大家讲讲自己小时候家乡过年的一些风俗文化吧?
谈到过年,大家的同感是:年味越来越淡了。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过年的期盼不是那么强烈了。再者就是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涌向城市,即使回家过年,也是来去匆匆,村子里失去往日的人气。
以前,只有过年才能盼到好吃的、穿上新衣服,现在这些盼望天天都可以实现,于是感觉“年味”淡了。
在我的记忆中,农村过年最隆重,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日子。过了腊八节,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无论什么天气,都要为过年奔波——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年货,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
刚进腊月,农村大集就开启人山人海模式。人们纷纷到集市上,抢购蔬菜,糖果,瓜子,烟花爆竹鞭炮以及各类肉食等年货。所以一年当中的腊月里的农村大集是做热闹的地方。
“杀年猪”还记得吗?过去,农村没有什么养殖场,只是开春家里开始饲养一头猪,不喂添加剂,所以猪长得很慢,待到过年时才能成一头大肥猪。把猪杀了过年,所以叫“年猪”,小部分自家留着过年,大部分卖给街坊邻居。
贴春联是我国除夕传统习俗,年三十早上就开始忙着贴春联、挂灯笼。挂上了大红的灯笼、贴上了喜庆的春联,瞬间年味就变浓了。
放鞭炮是孩子们最开心、最乐意的。你还记得小时候拾“哑炮”的轶事吗?一群小孩,天不明就开始串了这家去那家,这家炮没放完,那家响起来了。
农村过年最重要的习俗就是“拜年”,晚辈给长辈磕头。大年初一早上,长辈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会衣着整齐坐在堂屋里等着晚辈来拜年。那时拜年是真要跪下磕头的。当然了,小孩最乐意给长辈拜年,拜年就挣到“压岁钱”。
过年最累的就是大人们,就是爹娘,他们卤猪肉、蒸糕点、砸年糕、炸丸子、做腊肠——。
过了初一,人们开始走亲戚了。过去有“初三姥娘 初四姑,初五初六看丈母”“先看丈人再看舅,姑父姨父排在后”的说法,如今是正月初二趁着年味正浓时,就拉开了走亲戚的大幕。
我出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六十年代初正是少年时期。记得那时过年(春节),进入腊月就夭天盼年节来到。那时的孩子们不奢望穿多好,也不奢望得到多少压岁钱。只是盼望年节能吃饱肚子就很不错了。
我们县到了腊月廿一至除夕每天做什么都有具体按排,比如廿一洗衣服日洗灾疾,能洗去一年的疾病与灾难,期盼来年无灾无病,幸福安康。廿三炒干,即炒一些豆类、瓜子什么的,待大年初一用来招待前来拜年的客人。甘四写大字(春联)。廿七宰公鸡。廿八中午蒸一锅馍馍(馒头),也有人摊发馍的。其实是一种饼。廿九贴春联和各种春节纸。家里墙上要贴年画。那时春联是自已手工书写,不象如今买现成的。几个人凑在一起,根据各家的具体情况来书写。比如生活条件较好的人家就写上:金玉满堂家宅旺,洪福齐夭富贵长。(其实是夸张,那时的人们是很苦的)。生活较贫困的就写上:勒紧裤带过紧日子,精打细算节俭过年。还有一家平时婆媳不和,有人就写,墙上芦芾,头重脚轻跟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借以讥讽。
除夕下午要上供祭祖,晚上吃团圆饭。最忙呼的是初一早晨,从六点起床,大人孩子换上新衣服,院子中间放置一梱谷草,上靣放上柏枝,由家长点燃,日旺火。预示今年一切兴旺。然后放鞭炮。放完鞭炮就要开始拜年了。记得那时拜年是很慎重的。我们家族的几位老大爷们在天亮前就来给我爷爷奶奶拜年了,奶奶已摆好垫子,三靣墙上都有神像。正面是释咖佛和观音、普贤,西边墙供奉祖先,东面墙供奉财神灶君。拜年的人们进堂屋先依次拜神,拜完神才开始拜人。那时的老人们拜人要作辑,双手抱拳,弯腰九十度,口中喊给某人作辑。然后主人招呼客人抽烟喝茶嗑瓜子。
初二,家里的男子们要上坟祭祖,中午要吃认岁饺子。
初三就可以出门给亲戚们拜年了。初五不能出门。初六是闰女和女婿给丈母娘拜年的特定日子。如因故初六不能去,可往后推,哪天都行。但初五以内是万万不能的。因年节是举家团圆日,女儿出嫁了,就按外人对待了。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上述一些旧的习俗现在也没人认真遵守了,但作为一种特有的民俗民风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吧!
标签: 家乡过年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