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布高中语文新课标,古诗文背诵篇目由14篇增至72篇。对此你怎么看?
关于背诵古诗文的事情,按说,像我这样一个热衷于中国文化历史的写作者来说,应该是鼓励多多益善的,但恰恰相反,我对于学生背诵古诗文一事的看法是,教材里所推荐背诵的古诗文是一种强加给学生的压力,结果不是增加了学生关于传统文化的修养,效果往往是适得其反,只能增加学生们对古诗文的痛恨。
我很早就提出过这样一个看法:中国从来没有过什么强势教育,有的是沿用千年的强制教育。此前强制背诵14篇也就罢了,如今却要强制背诵72篇,这无疑是给高中的学生无形之间增加了巨大的课业负担。
流沙河老爷爷最近就说,听到小学生被强迫背诵他的诗,他会站着不动并低下头去,因为他心里有负罪感。他讲了写诗的过程,一个诗人他写诗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其实只有他自己清楚,很多东西根本不是出于诗人的本意,却被后来的人给曲解误读,以致强迫学生去背诵。
再有,背诵古诗文就真的能增加一个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其实未必。北宋的江西一带为了制造神童,将小孩关在笼子里吊在树上背书,并且还跟教书先生签订契约,背完了多少书给多少钱,考中了秀才给多少钱,考中了进士又给多少钱。按理说,这样培养之下出来的孩子应该个个都能考中进士才对,结果呢?大多成了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泯然众人矣。
从我自己的经历来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首先基于兴趣的培养,如果一个孩子本来就对这样的东西没有兴趣,你再如何强迫他也是无济于事。并且我也不认为背诵了多少古诗文就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多么深刻的认识。文化其实更多需要的是横向的对比与交流。我们的学生应该多学一些世界先进的文化,培养一个能够与未来衔接的三观,而不是在故纸堆里去寻章摘句。
教育部这次语文改革,对于高中的同学来讲,不亚于霹雷打闪放大炮吧:
我的那个天那个噜啊,分分钟就多出了58篇古诗文,你是想弄死小爷小主们吗?俺们可是祖国的花朵,怎么忍心下这么重的手。
冷静一点,看看答记者问的时候怎么解释的吧。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这次课标修订的重点之一,各学科结合自身特点,丰富充实相关内容。其中,语文课标最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各个部分。一是内容更全。在“课内外读物建议”部分,除保留原有《论语》《孟子》《庄子》外,增加了《老子》《史记》等文化经典著作,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古诗文,覆盖先秦到清末各个时期。二是分量更多。明确规定“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三是要求更高。在全面加强的同时,还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专题,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深入学习研讨。将原标准“诵读篇目的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推荐篇目数量也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提高了学习要求。 此外,美术、音乐、体育与健康、数学等课标都增加了有关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如美术课标增设“中国书画”,内容涉及中国传统绘画、书法、篆刻等经典作品欣赏及传统画论,促进学生坚守中国文化立场,增强文化自信。
一言以蔽之,都是为了孩子们好嘛。来,看看伯伯们都给孩子们准备了哪些必修课文。
这应该算是比较全的篇目记载了。当然了,让我不理解的是,堂堂教育部,上传的篇目文件为什么会这么不清楚,搞得就像小镇学校的油印读物一样。哎。
回到正题,实际上这些所谓新增加的篇目,以前我们上高中的时候,很多也都上过,有的则是通过补充的语文阅读材料学习过,如果真要讲阅读量的增加,真没有多少。况且,这些选择的篇目的确是古诗文中的经典作品,孩子们学习了,肯定对于了解传统文化大有裨益。
只是有两点小建议。
第一点:古诗文篇目增加了,要不要在其他方面做一点削减,否则的话还是等于增加了同学们的课业负担;
第二点,最后给了那一堆建议阅读的篇目,恐怕有几十年没有改动过了吧,为什么不增加一点新鲜的内容呢,就拿外国作品来说,除了那几个闪光的老面孔,您能推荐一点新鲜的货色么?您不会不知道新鲜的货色吧!呵呵。
标签: 经典诵读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