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论得天下之道阅读答案,刘邦论得天下之道文言文阅读答案

ysladmin 19 0

司马迁把刘邦写成个好色的难登大雅之堂的流氓无产者,你认同吗?

谈一下我自己的感受吧,看了司马迁所著的《史记·高祖本纪》之后,我最深刻的印象不是刘邦是个流氓的无产者,而是他被司马迁写的十分真实,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尽管的《高祖本纪》开篇中,就有大量的神话描写,什么真龙之子、贵不可言、帝王之气,斩白蛇起义等等。但这些描写都有共同的目的就是造势,对于刘邦这样的布衣之人来说,没有合理的理由,怎么能替代秦而成帝业。也就是他缺少天命,这种天命怎么来呢?只能通过造势让人认同自己,否则汉的建立就缺少合法性。

按照道德标准去衡量,刘邦显然不是个君子,他是个善于顺势应时、趁势而起的人,而且他善于用人、知人善任、从谏如流,这些都被司马迁真实的记录下来,不隐恶、不逢迎,就是司马迁的本色。说刘邦是南登大雅之堂的流氓无产者,这样的说法我不能接受,也无法接受。

那么刘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刘邦从小就不好务农,不愿意在田间耕作,那他的时间用来做什么?两件事:一件是读书,一件是结交天下豪杰之士,为自己建立了广泛的人脉。同时刘邦通过读书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基础,这也是到后来他能够胜任泗水亭长这一职务的原因,要知道秦的官吏任命是需要经过严格考核的,刘邦没有一点真才实学无法担任其职。

刘邦论得天下之道阅读答案,刘邦论得天下之道文言文阅读答案-第1张图片-安安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刘邦性格有两个突出特点:一个是豁如,另外一个就是大人长者。所谓豁如就是心胸开阔,不计眼前得失,不计蝇头小利,可以与天下人共利,这也是现代管理学中所提到的双赢思维;所谓大人长者,容易接近且待人宽厚,这也是楚怀王当初命刘邦统帅部队进军关中的关键原因,因此得到了天下人的拥护和拥戴。

刘邦在常人眼里既不是英雄更不是圣人,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和我们每一个人并没有什么分别。但他依靠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勤奋获得了所拥有的一切,这一切都与他的性格特征与能力特点有巨大关系,他不是某方面的专才,却是管理方面的全才。也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管理者,因此才能把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凝聚在一起,形成成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

刘邦,最接近常人的帝王,司马迁,最接近真实的史家。

刘邦论得天下之道阅读答案,刘邦论得天下之道文言文阅读答案-第2张图片-安安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刘邦身为泗水亭长,出身贫寒,每天衣服破旧,食不饱腹,整天到处混吃混喝,也是迫不得已,尽管这样,自己不但混到大户吕太公的女儿呂雉做妻子,而且还混了一帮有财有势和县衙的朋友弟兄,为今后的起义奠定了一定的社会基础。

刘邦身为十里亭长,职务像现在的一个派出所所长,主要管理地方治安,帮助收赋税等工作,深深了解地方事物,官场作风,百姓生活和疾苦,所以振臂一呼,就有县丞萧何,陈平,屠户周勃等枕梁之才紧紧追随,一道出生入死去斩白蛇起义,去打天下,途中有明门之后张良等谋士加入阵营,还有后来的肃何月下追韩信,还有刘邦拜韩信为帅等,这样刘邦在政治上,军事上都得到了盖世的人才,可见刘邦还是知人善用,所以能平天下,确立大汉政权四百年。

刘邦论得天下之道阅读答案,刘邦论得天下之道文言文阅读答案-第3张图片-安安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同样是竞争对手的楚霸王项羽,虽然自己武功盖世,有力拨山河兮,功盖世的能力,却是匹夫之勇,唯一的谋士亚父范蠡也离他而去,身边只剩一个虞姬和乌骓马,真成了孤家寡人。

十路诸侯在伐秦的过程中,刘邦带兵率先攻入长安,刘邦不杀不抢,不入宫殿,只是派部分兵戒严维护社会治安,还安抚百姓,大兵屯在城外,等项羽盟主和各路起兵诸侯到来。项羽进城不只是入宫,花天酒地,淫乱无度,而且还烧杀掠抢,祸害百姓,百姓怨声载道。刘邦此时已经得到了天下民心,项羽已失去民心。虽然此时项羽势力大,分封的地也富有,而刘邦被封蜀地,路途遥远,当时此处生产力也不发达,环境闭塞,同时也给刘邦集团养精蓄锐,发展壮大提共了必要条件,为将来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出奇兵,屡败屡战最后胜项羽,确立了基础,最后终于把不可一世的项羽围在亥下,在四面楚歌,八面埋伏中残败,只带几名亲兵突围,到乌江边又受到老渔翁羞辱,最后自已把剑之刎,尸首被瓜分的悲残下场。

刘邦作为历史上汉朝的开国皇帝,有他一定的大智慧和为人,即是杰出的政治家,也是强者,有他一定的阶级局限性,和一些生活作风问题,但不能否定他历史上的杰出贡献和地位,这一点史马迁,做的不好,和他自己的出身局限有极大关系,所以评判有误。

标签: 刘邦论得天下之道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