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南方周末2018年新年献词《把孤岛连成大陆》?
读了一下献词。从中能够闻到南周这些年经历的那些事。
时间已经,正在流逝。读着读着,我还是想起了北大的校园。每周四拿着零钱跑到校园里的报亭,边走边读。不等到回宿舍,找一把公椅,坐下来,继续读。那个时候,南周是我必读的报纸,就是我,以及其他不少外国人走进中国,读懂中国的一份报纸。
报纸就是报纸,有它的本来面貌和内在逻辑,脱离了,就不叫报纸了。这与时代的发展、形势的变化、信息的泛滥等均无关。万物均有本来面貌,脱离它,对一国社会、民族、未来来说意味着危险,或风险。
我也有幸给南周撰稿,记得,对于学习中文写作的我这个老外来说,南周无疑是一个向往的平台。虽然在撰稿的过程中也经历了酸苦甜辣,但总的来说是快乐,而颇有收获。那是一个时间,中国处于改革开放和本着多元化的时间,我寻找与中国的连接的时间。
当时我在北大的学长们在南周,有的编稿子,有的跑新闻。而有了他们,我内心感到温暖,是校园的味道的延伸。它意味着一种勇气和未来。不知道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好像,有的出国了,有的回家了,有的创业了。但无论如何,希望他们好,照顾好家庭,忙好自己的事业,偶尔想起一些回忆。但愿将来的一些时刻,我们能够相聚于南周。
不该忘记的是绝望,不该放弃的是希望。
读了《南方周末》迎接2018年的文字《把孤岛连成大陆》,多少感觉到了一种久违的存在感。这种存在感,面对着媒体-国家关系的巨变,面对着新媒体日一咄咄逼人的挑战,面对读者和市场份额的迅速流失,依然以“新年献词”的形式延续着,我不知道国内媒体中有没有几家?
从这个意义上说,《把孤岛连成大陆》大体是成功的,虽然远远不及当年的《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和《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但依稀还有着历史的沧桑感,还不失对过去一年的点滴反思,还远远不至于一些同类那么八股连篇。
当然,我相信这是一篇“集体创作”,这个集体的成员,未见得都来自编辑部,未见得是理念相近者的共同构思,那“编辑部的故事”可能只会出现在未来当事人的回忆录中。但是此刻我所看到的共识是:对一张老牌报纸的眷恋,对其独特性的一种坚持。
当然,我也看到了《把孤岛连成大陆》一文中话语的多重性:书生意气尚存的知识人话语,多少有点值得商榷的现代化话语,家国一体的国家主义话语,“新时代”的主旋律话语,它们的并存,看似有点互掣张力,但我想这是文章发表的前提。
在眼下这个市场化纸媒能活下去就算不错的时代,一份报纸还能在岁月交替之际宣示自己的情怀,这,值得写上几句。
作为十多年的资深的《南方周末》的读者,我就记得,从高中的时候,每年的新年特刊我都要购买一份珍藏,收集了十多年,所以对《南方周末》的新年献词是充满深深的崇敬,也是因为多年钟情《南方周末》,也在给我心里埋下了做媒体的种子,推动了我最后进入了媒体行业。
事实上,现在回过头来冷静地看,那些多年前的新年献词,跟今年的这个并没有实质上的巨大的差距,更多的可能是时代变了,读者长大了,心境变了,所以你很难再感受到十多年前它对你的震撼、感动、感染,就像我们当年觉得初恋情人是我们的男神、女神,等我们现在看,当年那个傻傻的纯纯的初恋,早已是发福、臃肿、俗气的中年油腻男女了,谁都再也回不去了。所以道理是类似的。
从我个人的阅读体验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难接受类似这种更多情绪化的写作文字,可能更喜欢看的是能够有深度思考的,有价值增量的文字,而不是说靠华丽的词藻堆砌出来的类似于中国明朝的献给上天的青词。当然,在这里没有任何的贬义成分,我只是说,这样一种文体,它是《南方周末》的一个传统,这种传统能够延续下来,就本身是一件值得庆幸的,至少它还能传承下来,而没有被阉割。
至于它的风格、内容和文本,其实无论怎么写,它永远是有很多的质疑者,但是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获得原来的那些对它认同的人,其实就是够了。与十多年前的舆论环境、媒体环境比,与现在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启蒙早已终结,舆论场早已分崩离析,所以,价值多元化、话语体系的隔阂,这也造成了当前的,舆论场很难还有一种文体或者文字能够得到一致的好评。最简单地讲:看报纸的时代和看手机的时代,怎还能一样呢?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年这篇是成功的,它至少,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能够让我们从这篇文章中看到,十多年前的辉煌的、屹立在巅峰的《南方周末》,哪怕,它现在留给我们的只是一个远去的背影!
标签: 南周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