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蜀道难》中,“扪参历井仰胁息"一句,究竞是什么意思?是从哪到哪这么难?
《蜀道难》是李白的成名作,据考证作于天宝初年,这个没有什么争议,天宝这个年号用于公元742到756年7月13日这么一段时间内,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是从755年12月16日到763年2月17日,与此诗创作时间相差十年左右。但我个人觉得这首诗有一种政治预言的意思,且句句有深意,字字有暗指。
《蜀道难》这首诗,大约是李白被贬谪出长安时写的。诗人用浪漫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峥嵘、险峻、突兀、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并从中透露了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全诗大体按照由古到今,自秦陇入蜀的路线,把传说和想象、现实和历史融为一体,并加以充分的夸张和渲染来进行写景抒情,表现蜀道之高峻险恶:“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正确解读诗的内容,深刻领会诗的意境,踏勘考察实地实景,可知这首惊世之作,实际上是以“悬崖万仞,上多云雨,行者多逢泥淖,故号青泥(《元和郡县志》)的青泥岭和青泥河(今甘肃成县东河下游)”为比兴素材创作的。据考,青泥岭即徽县南之铁山,唐时曾在此设有青泥驿。近代甘肃著名学者张维所著《陇右方志录》载:“铁山在徽县南40里,悬崖万仞,其色似铁,上多云雨。宋刘子羽谓蜀口铁山栈道之隘,即此。”据陕西《略阳县志》载:“青泥岭为唐时入蜀要道,李供奉(白)经此,作《蜀道难》。”另据明清《徽县志》记载:“青泥岭位于县南40里处,远看疑是山体破裂,近看石峰耸立,直插云霄,山上松柏参天,山腰白云缭绕,山巅恍若仙境。唐代诗人李白往返蜀陇间,经此曾赋《蜀道难》,传为千古绝唱。”史籍和地方志所载完全一致,说明诗人李白经此入蜀完全合乎情理。
这一句我乍一看像似瞎拼乱凑组出来的句子,其实还是能解读的。
首先要找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不‘参’和‘井’两个字上,要是硬想成人参和水井那就解释不通了,这两个字其实是我国古代二十八星宿的各字,它在这句话里的意思是二十八星宿对应在地上的方位。
见下表:
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兖州、豫州、幽州。
北方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扬州、青州、并州。
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徐州、冀州、益州。
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雍州、周州、荆州。
所以参是指益州也就是四川,而井是指雍州也就是陕西和甘肃一带。
然后解读这一句我认为得前后几句连起来读才能理解。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从坐长叹能看出来就是累的,胁息是指不能呼吸。
我认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从‘井’也就是长安历经艰难抚摸到了‘参’也就是四川的大地己经累到难已呼吸。
这《蜀道难》是李白第一次进长安所写,一般认为是送友人王炎入蜀时所写,也有认为是他第一次去长安没入唐玄宗之眼所以才写写,是感慨自己登天难。
我认为是后一种解释更符合李白的个性,但不管是什么原因,至少李白从小就长在四川,他说蜀道难那就是真的难。
标签: 蜀道难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