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士有哪些出色的学生?他的子女中有继承他衣钵的人吗?
袁隆平桃李满天下,他带出来的博士生就有20多个,他儿子和儿媳妇就是继承衣钵的佼佼者
前言
袁隆平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伟大。当年,包括欧美、苏联等国农学专家都对水稻杂交持反对意见,甚至斥责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举全国之力,投入无数资金和高级人才都研究不出来的东西,硬是被我们的袁隆平院士突破了——@科学奥利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农神袁隆平院士,为全世界的粮食安全事业耗费了60多个春秋,兢兢业业不曾懈怠,随着袁老的仙逝,很多人会问,袁老的事业还能不能继续进行下去?谁能接下袁老的衣钵?
其实,袁隆平这些年一直都在培养相关领域的科技人才,比较典型的代表有李必湖、尹华奇、邓启云
博士生导师李必湖,早年是袁隆平的助手,曾在海南岛发现了雄花败育的普通野生稻,为实现杂交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素材,李必湖现任怀化市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研究员。
尹华奇先后培育出香125S和香两优68等兼顾高产和优质口感的杂交水稻,让杂交稻成了更适口的粮食。同时还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杂交水稻特约顾问
邓启云是900公斤种子“Y两优2号”的发明者,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目前是中南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还有就是袁隆平的亲传弟子,也是他第三子袁定阳和他媳妇段美娟夫妇
袁定阳博士学业有成后就一直跟着父亲袁隆平身边做科研,如今袁定阳已经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研究员,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段美娟从中南农业大学毕业后,拿着简历直接找到袁隆平求收留,在签了“五年稻田野外实践”条约后留在了袁隆平身边工作,获得博士学位的段美娟是现任湖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
袁定阳和段美娟是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互生情愫结为夫妻的,成为袁隆平名副其实的接班人夫妻档。
经管袁老在最后时刻还不忘田间的实验田,但相信袁老看到后继有人了,应该也能安心一些吧?
在这次疫情中,你认为普通百姓及其子女表现如何,抗击疫情的有哪些人?
战疫情期间,政府聚焦民生,以民生稳定“民心”。“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为民除害民众是非常理解的认可的,并积极配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百姓同心协力表现还是很好的。考虑到病毒传播的特点和速度,为尽快打赢疫情阻击战,普通百姓纷纷自觉居家隔离,“宅”在家里过节度日。减少户外活动,说明也能够自觉遵守政府及街道社区颁布的规定。还没有看到过激行为的发生。绝大部分普通百姓都能与防疫控疫工作开展保持同步。
疫情发生以来,普通百姓也意识到健康卫生习惯的重要性。病毒传播的种种渠道及其带来的致命伤害,更突显了健康素养的重要性。勤洗手戴口罩、合理膳食加强锻炼、不吃野味绿色生活……时下,为了阻断病源传播,提高免疫力,这样的理念已经被人们深刻认同,并广泛贯彻到生活中。
不管是在哪里,不论遇到什么风险情况,普通百姓都能坚守共同的社会责任,宅家安份守己,服从管理疏导,不给社会添乱。各尽体能齐心协力,共筑阻击疫情防线,避免疫情传播,团结万众一心共抗疫情!
街道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开展的防控工作是一个重要环节,街道志愿者物业管理者都积极参加协助工作,也取得了良好效果。形成全员参加疫情防控局面,下一步会按照政府及街道要求坚持联防联控,严防死守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密切注意小区通道疫情查验、防护、消杀等工作,同时协助百姓生活需要开通生活必需品供应服务工作。社会服务性质的快递人员和送餐人员也能积极按照疫情防控人员要求,配合开展工作。
现在一个防疫控疫、联防联控机制已形成。自上而下形成了打好疫情阻击战的共识,各行各业针对特点都行动起来了,一场全员参加的战胜疫情的斗争。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为什么有人说父母的家永远是儿女的家,而儿女的家却不是父母的家?
父母的家永远是儿女的家,儿女的家不是父母的家,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说它正确?是因为父母是长辈,父母是子女的主心骨,是子女们的依靠,父母是子女们最信赖人。子女们都是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对父母最了解,父母也最懂子女们的心事。子女们回家,父母倾尽全心,做一些好吃的饭菜,要离开时,父母一留再留,总想让儿女们在家多住几天。所以说,父母的家是子女的家。
为什么说子女的家不是父母的家,是因为子女们成家后,有自己的小家庭,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和老人有很大区别。如饮食不一样,起居不一样,开消理财不一样,教育孩子不一样,卫生习惯不一样,家庭未来的规划前景不一样等等。特别是儿媳和女婿是人家妈养的,脾气性格各异,老人们是琢磨不透的,有的老人嘴爱啰嗦,儿女们不太喜欢,一不小心就发生争执。所以, 老人们到儿女家住只是短暂的时间,不能长期住,时间一长,父母和子女们的矛盾就来了。去年九月,我们战友聚会,30多年没见面,见了面难免问问家庭情况,有个战友就滔滔不绝地讲他儿媳的事。老战友从部队复原回到农村,结婚后有个儿子,老两口辛辛苦苦把儿子培养成才(北京大学毕业)后来在上海李某大学任教,儿媳也是老师,也买了一套房子。老两口到上海看望,还没住到一周,儿媳就撵他俩口回去,说的理由很多,结果是儿媳和公公大吵起来,儿子在一旁一声不吭。我那战友对他老伴说,走吧,孩子的家不是咱的家,回咱老窝过乡村安静的生活吧。
我们要学会“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虽然“唯有天下父母心”,但是“孝为先”的子女是大有人在的。
我以亲身经历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辞官民师辛苦工作23年,下岗后房子年久无力维修,老伴又患了糖尿病和心脏支三架及脑梗。
在老人这样情况下,我的子女是怎样做的呢?
一,长子高启龙和郑淑媛,孙女高嘉昕孝敬老人远近闻名。首先为妈妈花钱治病,春去秋来帮老人创业赚钱,为父亲缴纳社区商业保险,月资1300元。每逢生日,节日,春节等,儿和儿媳驱车前来,不仅为老人做几道好菜陪之,而且常给妈妈钱花……儿媳首先要求我们前去居住,而我们觉故土难离……
二,次子高启凤和王景梅,孙子高家珺以实际行动孝敬老人。夫妻俩常年在外打工赚钱,花约15万元于2006年为老人翻修了七间新瓦房,儿子儿媳向家乡父母宣布,连买茶叶钱都不让老人拿。过春节,一切费用儿子儿媳全部负责,团团圆圆地陪老人欢乐新春。孙子对爷奶更是孝心……
2016年元旦,他们三口人在沈阳铁西区花近百万买了并装修了新楼,多次让父母前往,老人是故土难离。
三,女儿高海燕和孙猛,外孙孙嘉梁,从各方面孝敬老人。女儿和女婿修车卖件,自已有八个楼口,曾多次提出让老人住楼,但老人是故土难离的。女婿是蒙古族青年,对父母孝敬我在这里就不详细写了……
综上所述,我们十一口之家,既祖孙三代为一家,又一家多制。老人在享受着孝顺子女那天伦之乐!
标签: 人民的好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