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其由来和文化内涵是什么?
端午节是中国的主要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是农历的五月初五,在中国不同的地方可能有不同的名字。其中常见的名称有五月节、端阳节、端五节、龙舟节、菖蒲节等等。
端午节的习俗在中国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庆祝方式,但是赛龙舟和粽子是比较流行的习俗。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端,古汉语有开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即“初五”。
《说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题也”,即说端为初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称为“端五节”。《岁时广记》说:“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
端午节的由来有很多种,其中主流的有:
-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百越族自比是龙的子孙。直到秦汉百越人都还存在,而端午节就是他们用于祭祖的节日。历史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和汉族融合,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 为纪念伍子胥:伍子胥是春秋楚国人。楚平王杀害他的父亲和兄长,伍子胥则投奔吴国,帮助吴王闾成就霸业,并打进楚国。后来吴王骄傲轻敌,听信谗言,吴王伍子胥自刎,并将伍子胥尸体扔到江中。伍子胥含冤死后,为了纪念伍子胥,江浙一带百姓每逢端午节都要举行各种祭祀活动以悼念伍子胥。
-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是为了纪念东汉时期投江救父的孝女曹娥。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掉进江中,很多天也没有找到尸体。当时曹娥只有十四岁,在江边哭号寻找父亲,到了五月初五也跳进江里,五日后抱着父亲的尸体回到岸上。就此传为神话,后人在五月初五纪念曹娥的孝节。
- 纪念屈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楚怀王听信谗言,将屈原革职,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的过程中,屈原写下了《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传说屈原死后,楚国老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并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后来慢慢演化成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虽然在历史的发展中,我们没有办法确定到底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但是几千来来,中华民族还是保留了在端午节祈福、消灾等主题的风俗习惯,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的纪念活动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
端午节最早起源于上古吴越先人拜祭龙祖飞天,而在北方中原则把端午节看做是恶月恶日,因而注入“解毒驱邪防疫”的风俗。,现如今的端午节是融合了南北方风俗的重大传统节日。当然端午节南北方各地的风俗习惯,还是有差异的。
北方鲁地,包粽子、吃粽子,插艾蒿,给儿童缠五色绳,源于五行观念,寓意为辟邪、祈福纳吉,等等;
北方晋陕,前一天包粽子,当天吃粽子,喝雄黄酒,插艾蒿辟邪驱虫,给儿童带香包驱虫,消灾免难,长命百岁,等等;
北方中原,插艾蒿,挂蛤蟆,佩香囊,五月初一给孩子带五色绳和蛤蟆项链,在端午节那天扔到河里,让水冲走,寓意冲走疾病,等等;
南方江浙一带,就如《新白娘子传奇》的所在地苏州,有包粽子、吃粽子,喝雄黄酒,划龙舟比赛,等等;
南方荆楚之地,为端午起源之地,早已开始了非遗保护,其端午节的隆重甚于春节。有办诗会,赛龙舟,插菖蒲,吃粽子,喝雄黄酒,纪念屈原,并祈求风调雨顺、驱邪避魔,等等;
南方闽粤等地,划龙舟,又采香草、芦花等给孩子烧水洗澡,以祛除百病,等等。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加之中华九州的地大族多,各族各地端午风俗肯定不能一致,如司马迁所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但风俗背后的历史寓意大都一致:解毒驱邪,健康长寿,风调雨顺。
而眼下全国人民取得了抗疫防病毒的胜利,但世界人民仍处于疫情、病毒的灾难中,国内也存在局部个别疫情反复的可能性,因此端午佳节不忘传统文化习俗,牢记在此次灾难中牺牲的、付出努力的所有可爱的人。希冀通过赵雅芝版《新白娘子传奇》经典剧,将经典进行分享,并将其中的端午风俗与各位一起讨论,共防病毒,并沉淀一点文化,传播一点文明。
标签: 端午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