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父过世那天,女婿没有半点伤感,这样的男人还能继续生活吗?
人一生下来,就注定了会有的结局。任谁也不能逃脱。平日里当人听到熟悉或认识的人去世了,心里都避免不了会难过。既为逝去的人,又会联想到自己,将来也会有的结局。岳父去世了,最难过的应该是他的儿女,他们会因为自己的至亲离去,哭得惊天动地。
他们有感于从此天人永隔,世间再无人可称父亲。没有了,那如山的父爱。且再也不能在他膝下尽孝!儿媳和女婿毕竟都是外姓人。他们在那天可能也会有悲伤的表现。有的是真出于和他感情深厚。因为老人生前倾尽所有,给了他们父爱。照顾过他们。
有的可能没有在一起生活。彼此感情并不深,可迫于舆论,也假装悲伤,会显得悲悲切切,表演给外人看。
回到本题中。岳父过世,女婿没有半点伤感。有的人虽然看似不悲痛,但是那痛却藏在心里。外人无法看见。应该看他平时和岳父处的关系怎样?彼此是不是感情好?
他平时要是为人孝顺,本该给岳父做的事都做的一点不差。他不喜怒形于色。岳父去世,他已悲伤的很,只是在自己心里痛彻心扉,却始终不表现出来。为什么要以他一时的表现来评判他的为人?他妻子难道不是最清楚的吗?
如果他之前就是一个无情无义的人。当下更不可能会表现出悲伤。他真要是这样“表里如一”的人。那么他这样跟谁都没有感情可言,又冷血的人。再和他过不过的下去?她自己心里就该有主张!
至于外人。并不真正了解他家的内幕,不能只凭借他一时的表情,表现,就替别人下定论。这段婚姻该不该维系?那未免有些太草率了。毕竟婚姻如饮水,冷暖自知。这一事件能否成为压垮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只有当事人最有发言权。就在于他们自己的选择。外人只是旁观者。
唐玄宗李隆基霸占自己儿媳杨玉环,怎么却成美丽凄凉的爱情故事?
最主要人们无视或选择性无视这段龌龊的根源在于人性有一些隐秘的角落,虽然暗黑却无法彻底去除
比如:
人们常开玩笑说扶桑以不到全世界5%的人口产生了95%的成人爱情片(有意思的是日本人特别喜欢杨贵妃,坚定的认为杨贵妃没有死,而是去了日本……并强化了那里的风俗?)
某地以不到全国5%的人口产生了全国95%姐夫与小姨子的小调
至于爬灰更是文学和影视题材经久不息的话题,比如红楼梦里贾珍与秦可卿
《乔家大院》乔致庸的初恋雪瑛嫁给丈夫的……(当然不是爱情,是为了保家产)
忘了什么影视剧好像是一部有关京剧的一个人爆小道消息“邻居什么老头从X媳妇房里出来没抗住天气冷打了个喷嚏,被老伴儿住抓了个现行”
这类事情之所以能成为话题,证明虽然人们不认同,但是却不罕见,甚至现在还存在,容易撩拨人的情绪
比如前一阶段,网上引发轩然大波的江苏某地公公婚礼强吻儿媳——人们之所以评论之为“恶心的陋习”,而不是说“不可思议,太吓人了,震惊,第一次听说”。证明某些地方生活中并不罕见
“文不喜平”,文章想引发人们关注,不免就要代入一些话题,古人(礼教兴起以前)的爱情简单直白,诸如小姨子(现在依旧这样,比如江南皮革厂黄鹤)、爬灰之类的话题自然少不了,当然只是多见于民间
这是有一阶段网上流行“三俗”,后来又反“三俗”的原因,一方要引流,一方要防止世道人心堕落嘛!
这也不是就中国这样,外国,比如英王亨利八世(可能记忆有误,但英国的确有这么一个英明皇)就抢夺了自己的儿媳,下场似乎也很凄凉,在西方传奇程度应该和《长生殿》差不多
文学分为通俗文化和严肃文学,但是严肃文学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而且人性是想通的,老百姓看高高在上的皇帝也这样,一方面是批判,另一方面必然会广为流传
但人总要维持人类的道德体系,孟子说的好“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君子存之,庶民去之”,所以这类题材进入高雅文学领域,你就不得不用批判的眼光看它,要教育人民,不要被内心隐秘角落的黑暗所左右,在加上后果导致倾国倾城,主角一个惨死,一个晚景凄凉而死,不但更有教育意义,还增加的故事的曲折以及传奇程度
标签: 喜宴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