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自卑的女孩子,突然在一个异性身边感觉自信和快乐,意味着什么?
自卑这个词其实很容易误导人,我曾经很长时间想去解决如何变得自信的问题,尝试过各种方法,最后还是无果。真正变得坦然自信,是因为想明白了一个道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自卑的本质是:不客观。对自己的不客观,也可以称之为缺乏自我。凡事对自己的判断没有信心,做人容易耳软心活,人云亦云,与人对比必自惭形秽,主观贬低情绪大于客观认知判断能力。人为什么长期处于自卑状态?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自己没有客观评价自己,自认为低人一等,然后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做事唯唯诺诺,亦步亦趋,逆来顺受,讨好卑下,促成他人低看低估,嫌弃鄙夷,指手画脚,然后变得更加束手束脚,胆怯弱小,恶性循环。最后就成了,救救我吧,我自卑呀,我无助呀,不管别人怎么说你好,自己就是好不了了,习得性无助,缩在乌龟壳里自怨自怜,仿佛一个林黛玉,任何事情不敢上手,经受不起打击挫折,浅尝则止,过于在乎他人眼光看法,随便一句话就能把你击倒,内心脆弱的像个鸡蛋壳。不停地求饶,请不要这样对我,爱我吧,我缺爱,对我好一点吧,拯救我吧。如果身边的人都是光明磊落,善于鼓励支持的人还好,如果身边的人利用你这种脆弱且缺乏客观的心理,凡事打击你,你会长期处于自我贬低,讨好乞求的状态。明明很生气呀,很怒己不争呀,可是就是很无力,习惯性地迁就他人,逆来顺受。借助一些外力去证明自己,如果顺利还好,不顺利简直是继续恶化。如何改变呢?就是对自己客观,好的就承认是好的,不好的就承认不好。没必要给别人标榜,自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什么事是自己的事,什么事是别人的事。跟你相处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人,利益诉求是什么。掰扯清楚了,就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日积月累,自信自然就回来了。其实你不自信吗?不是,是不够有自我。自信不是盲目自大,不是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自信是,知道自己哪里是擅长,哪里是不擅长,哪里有空间,哪里是短板,哪里是完全无天赋。
贝多芬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德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
贝多芬生于一个宫廷歌手世家 ,从小嗜酒如命的父亲就想把他培养一个音乐神童,常常半夜熟睡中被酗酒的父亲拉起来练琴,不满八岁就登台表演、卖艺,十一岁就在剧院的乐队工作,这样的童年,让他养成了倔强坚毅的性格。
贝多芬一边赚钱养家一边努力求学,在后来的工作中受聂弗老师的影响下,对德国当时的进步文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后又拜莫扎特、海顿为师,对他的音乐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贝多芬的一生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的激烈变革,他的作品是革命时代在音乐里的体现,音乐主题扩大,对抗增强,充满了斗争性。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
贝多芬的重要作品有;9部交响乐、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管弦乐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等。因其对古典音乐的重大贡献,对奏鸣曲式和交响曲套曲结构的发展和创新,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
贝多芬一生悲苦,感情坎坷,终身未娶,26岁便听力下降,30岁基本失聪,40已确认耳聋,57岁孤独终老。
多年前,第一次听贝多芬著名的钢琴曲《命运交响曲》,音乐一开始就让人震撼,叩击着人的心灵,随着音乐的高低起伏,时快时慢,就像自己生命中一路走来,时而欢乐、时而痛苦、时而迷茫、时而奋斗……听完曲子,心中的震撼久久不能平复。
而他的《致爱丽丝》,曲调轻柔、酣畅,听着的时候,就感觉春日的雨滴落下来,有小草发出了新芽,花朵慢慢开放,曲调里有甜蜜、有忧伤……。
当时只是知道贝多芬的名字,现在进一步了解他,对他的音乐也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一个聋人创作出如此震撼人心的作品,他不只是用心,更是用灵魂在谱写。也更惊叹他的伟大。
他告诉我们热爱生命、不向命运屈服,勇敢去追求。
标签: 我得到了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