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是因为什么死的,有依据么?
谢谢邀请
有句老话叫做聪明反被聪明误,有句现代语叫做不作死就不会死,用在杨修身上是再适合不过的了。因为杨修被杀就是太聪明又太爱作死所至。
杨修很有才华又太爱卖弄才华,他的聪明才智没有用在正当途径,军政大事上并无可圈可点的功绩,仅在小聪明上做文章,而且已超出了他的职责范围。作为主博,应为曹操军政上的事向其他谋臣一样多出主意,而他则利用在曹操身边的机会揣摩曹操的心思,而对外喧染,有时如同一个先知。曹操奸诈虚伪,心狠手辣,自然最是忌讳别人看破他的心思的。其实任何领导都不愿在下属面前像个透明人一样,更不能容忍自己内心世界甚至隐私摆在公众面前。如果说像“一合酥”、“门里写个活字”都还是小事,但曹操怕自已睡熟时被人暗杀,故意说自己有梦中杀人的习惯而演戏般地杀掉侍从,其目的无非是玩弄手段杀一儆百而已。别说曹操身边高级人才那么多,这种小伎俩想必有的普通人都能看破,只是不说而已,唯独杨修将其点破,让曹操脸皮无处搁,不动杀机才怪。
当然仅以窥破曹操心思即要杀掉也有点过,且理由也拿不上台面,但杨修参与曹操儿子争嫡就更不能容忍了。本来曹操长子曹昂死后,对后继选择就难于定夺,杨修并不是像贾诩那样为曹操提供正常的思路,而是介入了太多不该参与的事,扶助曹植夺嫡,利用自己能窥测曹操心思而指导曹植进行应对,加剧曹家兄弟暗斗,扰乱了曹操的正常判断,打破了曹操的容忍底线,杨修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远,当曹操心中即定了曹丕后,杨修必定不可活了。
至于以“鸡肋”为由,擅自收拾行装,做好退军的准备,同样是窥破曹操心思而所为,但他的行动违反了军令,战争时期惑乱军心,以军法除掉杨修就顺理成章了。
真相 有下面几件事,杨修的死就被注定了。
杨修恃才傲物,在曹操手下干秘书工作,成绩突出,曹操很器重,但文人才士的习气招人恨。这点跟孔融差不多。
先是,杨修荐张松给丞相,不想曹操被张松搞得狼狈不堪。曹操深怨杨修荐人不明。
曹操的朋友送了一盒饼,曹丞相收了,在盒上写了几个字就走了。杨修一看,开盒就拿来吃。别人说,合适吗?杨修说,丞相说了一人一口饼(一合饼),均旨莫违。曹操回来一看,饼沒啦,一问有这故事。就笑称杨修文才了得,心头却很窝火。
曹操征汉中,在长安蔡邕庄猜《曹娥碑》文上的迷语:黄绢幼妇,外孙齑舅。众人不解,杨修在曹操猜中之前就猜到了,曹操也猜中了,但他把表现机会让给了杨修,杨修就滔滔不绝地坼解出来了,猜成"绝妙好辞",获得喝彩无数,曹操心里深恨杨修。
不久曹操兵败想退,又没台阶可下,便持斧夜行,突然看见夏侯惇治装欲回。丞相吃了一惊,忙问原因,一问才知自己说了烤鸡的肋巴骨——鸡肋,让杨修听到了,解释成"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不是欲退兵么?所以,先准备行装。——曹操大怒,大骂杨修匹夫,立即派人叫来对质后,杀了。
罪名是扰乱军心。
其实这些都不足死。关键在于曹操立王太子这件大事。杨修与丁仪兄弟帮曹植,但是让吴质(写《与朱元思书》的作者),给识破计谋,结果曹操怀疑杨修谋害曹丕,离间曹氏兄弟关系,所以,不相信他,而且有了杀他的心思了。因为袁绍儿子们的骨肉相残才十几年的事,卷入王室废立的人就非死不可了。
由此看来,曹操杀杨修就有许多理由了,虽然这理由很免强。
标签: 杨修之死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