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生产队中没有劳动能力的农民如何计工分?怎么分粮?
六七十年代,在一个生产队的人,劳动力强的能吃上饭,劳动力弱的或失去劳动力的人们同样也能吃上饭。那时的人们诚实、守信、义气,人情味浓,社员与社员间有着相互帮助,相互关照,人帮着人,很有同情心的传统美德。劳动力强的总是关照着劳动力弱的,不管强与弱,男和女,老和少,都能在集体中分到相应的基本口粮,在整个粮食分配比例中,人平的基本口粮要占八成,工分粮只占二成,幼儿的基本粮要相应的少些,一般折合贸易粮后分别是四百二十斤和三百八十斤,五保户和单身汉在其它的分配方面还另有照顾。
在从事生产劳动中,如果男女的劳动力不是非常明显的好弱,一般情况下男的每天10分,妇女每天8分,初学做农活的未成年,比如学生要相应的少点分,每天的工分都要经过队委会并有社员代表参与的评议审核后才能生效。当然,对于每人所记的每一天工分只能说是基本合理而不是很绝对的合理,但在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不会很计较。
对有些能包片记件的活,生产队也搞些小承包,按工序表规定记工分。在小团伙中,更不计较谁多谁少的工分问题了,常言说得好“吃得亏,才在一堆”。
我也不知道,那时代的人怎么会那样的大公无私舍己为人,集体主义思想那么的强,人与人的关系那么地融恰;劳动力强的总是把劳动力弱的关照到,比如在挑抬的重活面前,他们总是无怨言地多使力,在金钱和工分面前从不争多少,往往还是平均分成。特别是“五保户”,无论是老还是小,啥事都用不着干,集体也会像供奉自己老辈子一样来供养他们,社员们却无半点怨气,人们就有那么地热心热肠。
综所上述事实,如果说现在的人能做到先富带后富,形式上与生产队时的以强带弱,也应该没有好大的本质性区别,不过,那时的人们是自觉的、绍实在的,更是心甘情愿的。现在的先富带后富,有多少人又是那么的实实在在,那么的自觉地、那么的心甘情愿呢?
六七十年代,毛主席领导全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社员们集体劳动,共同生产,各家收益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今日头条》中有楼主提出:“六七十年代,生产队中没有劳动能力的农民如何计工分?怎么分粮?”下面根据我们当地那时的实际情况,具体回答这个问题。
六七十年代,生产队中没有劳动能力,并且没有子女依靠的孤寡老人,与及失去劳动能力无依无靠的残疾人和失去双亲无依靠的孤儿等,国家把这类人定为“五保户”,保“衣、食、住、医、护”。“五保户”的油、盐、柴、米、醋,生吃死葬的一切费用全由生产队集体包了。吃“五保”的家庭,没有工分记,因为没有劳动能力,无法参加集体劳动。一切生活费用,全部由生产队集体报消。
当时生产队的粮食分配方案是:人口粮占口粮基数的70%,另外口粮基数的30%按劳动者工分的多少,推算到各社员帐上。而且未成年人口粮各年龄段都有统一标准数。“五保户”的口粮,按照成人口粮的70%同样推算的。
在每次分粮的时候,“五保户”家的粮食,按照他应得粮食数字,派专人为他把稻谷碾成米,然后把米送到“五保户”家里。食用油生产队按人口分配,“五保户”家应得多少,队长会派专人把应得油量送到他们家。盐和调味品,由生产队会计每月购买一次,送到“五保户”的家里。“五保户”家烧饭的柴草,队长也会派专人把生产队的农作物秸秆,送到“五保户”家烧茶做饭。
“五保户”家里的衣被,国家每年有两次向“五保户”送温暖活动。一次是夏季来临之际,公社有专人把夏季所穿的衣裤,送到“五保户”主人手中。一次是冬季来临之际,公社又有专人把“五保户”家所缺的棉衣、棉裤和棉被送到“五保户”主人手中,让“五保户”主人乐得合不拢嘴。有些能说会道的五保老人还编出了一首打油诗:
集体社会政策好,
失去劳力吃“五保”。
吃穿住医不用愁,
感谢祖国感谢党。
这就是六七十年代,我们当地失去劳动能力农民的生活状况,在党的关怀下,他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谢谢阅读,我的原创。
标签: 残联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