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八荣八耻心得体会200字

ysladmin 45 0

你知道哪些传统手工艺传承人?你如何看待他们的工艺和生活?

咱们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可是数不胜数。

比如与中国同名的手工艺,陶瓷。不仅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日用工艺品,还是我国对外政治,经济文化输出的一张名片。

北京常见的景泰蓝,常常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友人,而今在旅游区也常常看到。

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八荣八耻心得体会200字-第1张图片-安安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遍及全国各地的糖塑,也叫吹糖人,,经由艺人吹、拉、搓、扯、捏、压、剪等技艺塑制成栩栩如生的动物和人物。

色泽光润,形态典雅的北京漆雕,与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瑰宝。雕漆与景泰蓝、象牙雕刻、玉雕齐名。

还有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八荣八耻心得体会200字-第2张图片-安安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但是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机器对手工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导致中国很多传统的手工技艺濒临灭绝。然而,传统手工艺除了代表了民间艺人数千年来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外,还代表了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和脉络,是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最鲜明的国际“名片”。

所以为了鼓励保护和培养手工艺人才,我国文化部与教育部门合作,自2015年开始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以下简称研培***),参与研培***的院校也从最初的5所增加到今年的78所,几年来接受研培的几万人,在学业结束后回到各地,发挥了引领示范的作用,创作出一大批高质量的作品,可谓硕果累累,令人欣慰。 说到身边的手工艺传承人,我可以向你介绍一个和我一个单位的剪纸传承人。

我的家乡位于辽宁省朝阳市,是东北的一个小山村,民风淳朴,勤劳能干。我们这里的剪纸粗犷中带着细腻,奔放中带着生动,朴素逼真,洋溢着东北百姓生活的原生态气息,小时候我们跟着老人胡乱剪了,贴在窗户上做窗花,长大了,才知道这小小的剪纸原来竟然是我们这个地区的一个传统手工艺,常常装裱精美,作为礼品送给亲朋好友。

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八荣八耻心得体会200字-第3张图片-安安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而我们学校的陈老师就是东北剪纸的传承人之一,据说他从小就很擅长美术,小学时就能看到河滩里两羊相斗,用报纸撕出生动的场景。陈老师尤其擅长东北的剪纸,一张红纸,会在他的巧手下,通过剪,刻等手法变成一副美丽的画卷,有传统的喜鹊登枝,凤穿牡丹,也有贴合时代潮流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他的作品贴满了我们学校的走廊,为我们学校的文化氛围增光添彩,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们。

平时他上课,就在我们学校的剪纸教室,教授学生剪纸技巧,培养学生对美的爱好,美的追求,同时也把家乡的传统手工艺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他的生活不仅充满了美,还更有意义。

对了,我们这里的孩子从小学就会接受剪纸工艺的教育,在小学有剪纸第二课堂,在中学有剪纸爱好小组。

我感觉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手工艺传承人出现。

手工艺传承者对手工艺的坚持和付出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他们过得简单朴素的日常生活,将毕生精力和一腔热血献给了手工艺品。

去年走进我县贾艳梅剪纸馆,感觉很惊讶很神奇,心生佩服。像贾艳梅这样的手工艺者对传统工艺的传承做着很大贡献。

以前,传统手工艺很多,随着科技发展,许多传统手工艺品被被机械化产品所替代,渐渐消失了。但也有一些人热爱传统手工艺,多年坚持做着手工艺,把传统手工艺传承下来,让其发扬光大,流传至今。让我们为传承人点赞!

(左边:商丘木兰女子文学社社长,中间:贾艳梅,大家跟她学剪纸)

(商丘女子文学社走进贾艳梅剪纸馆)

我喜欢手工制品,它们是有温度,是独一无二的。手工艺品不仅带着手工艺制作者的辛勤汗水,更有着制作者的心血和体温。我见过的手工艺种类如下:

1.织头巾

老家邻居我大娘是一位自强不息、勤劳一生的人。劳动之余,她就坐在织布机上织头巾。织出的头巾长方形,比商店卖的围脖短。远看,头巾呈深蓝色,近瞅,头巾蓝色和白色交织成细细的条纹。

大娘织的头巾自织自销。数量不多,每年百条左右。她的头巾用户是乡下老太太,每天早起,大娘到附近村镇集市上卖头巾。她手臂上挎着一个长篮,篮子里放着头巾,步履匆匆赶往集市,有时搭乘村里人的顺风车,一起说着笑着赶早集。周边村庄逢庙会,大娘也去推销她的头巾,十里八村的老太太爱和大娘聊天,购买大娘织的头巾。

大娘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女们都很孝顺。但勤劳的大娘不要他们的钱,不麻烦儿女,一直自给自足。织头巾、养羊养鸡等,换取零花钱,一个人的生活很知足。

(大娘织的头巾类似于这幅图上的头巾)

2.钩帽子

从小到大,都能看到村里大姑娘、小媳妇编织的身影,织毛衣、绣花、纳鞋底、钩帽子等,手不离活。

如今,其它手工艺渐渐消失,而钩帽子这种手艺还在,树荫下、屋门前,三三两两,年轻媳妇一边带孩子一边钩帽子。不仅年轻女子钩帽子,四五十岁的妇女也学着钩。

附近村里有个收购点。她们定期去那里拿线,脑子钩好后再送去,领回线再钩帽子。如此反复。每个帽子两元钱左右,农闲时,每天钩四五个帽子,换取生活用品,挺有成就感的。

标签: 八荣八耻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