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的藏书你看了多少?
年轻时如狼似虎,如饥似渴,带一本好书上床,抵死缠绵,常常读个通宵。那时是一个穷大学生,每买一本书,都是精挑细选,所以买到手的书基本上全通读一遍。后来,书越买越多,对书的占有欲望越来越强。以致家中每个房间都有大量的未读的好书。即使不读,用温和安静的眼光,逐一扫描书脊,也是一种满足。有一句话说的好,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有一次,在我们书店与老板马一谈书,我说,每次来买三五本,可是回去之后就束之高阁。买的多,看的少。老马开玩笑地说:假如你们买的书每一本都读了,书店也要倒闭了。
最近几年,集中在618、1111在网上书店买书。惦记已久的全集、心仪的植物类的、历史类的书籍,在促销时下单,每次到手,都有一种满足感。
想想最近几年买的成套的书有《老舍全集》《冯至全集》《顾颉刚日记》《陈寅恪集》《植物名实图考》《哈佛中国史》《唐人轶事汇编》《宋人轶事汇编》等。
对于酷爱书籍的书蠹而言,以半价买到大量好书,真是巨大的精神享受。有时,在书灯下,开卷阅读,读到会意之处,拍案叫绝!
不过,这些书没有一套通读。有时写作,查找到某一本,就派上用场了,比去图书馆借阅方便多了。
当然书多了,也有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没地方存放。一个家庭中有四千册藏书,就是一个很大的规模了。一个二十平米的房间,四壁都是顶天立地的书架,未必全放上。如果有一万本藏书,就得有专门的房子存放。如今书价贵,房子更贵啊。据说,有一位上海的教授,为了存放他的藏书,在郊区买了一套房子,十几年过去了,房子已是天价。真是赚大了。
我的朋友不乏藏书两三万的大咖。比如青岛的薛原,宋文京,北京的韦力(古籍收藏第一人),深圳的梁由之等。
去年我在长沙乐之书店签售拙著《百年风雅》,很荣幸请到长沙的藏书家彭国梁先生当嘉宾。次日,去彭大胡子家看书,他的藏书惊人,藏书楼叫近楼,光藏书的房子就一个单元五套房。一个人精力有限,书海无涯,只能取一瓢饮。
至今我都写日记,买书记录在册。买的书,读与不读,大致为三七开。那七成中的一本或者几本,说不定哪天就打开读了,就像被皇帝宠幸。而大量的未读之书就像后宫佳丽三千,冷遇,是她们共同的命运了!
图为长沙彭国梁先生的藏书楼。
标签: 理想国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