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有家乡情结?您记忆里最美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
家乡永远是最美的。
人一旦离开了家乡,就会产生家乡情结,而且这个“结”越远越浓,愈久愈深,家乡的概念便由此而生。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人生于此,便根植于此。在襁褓中吸吮母亲的乳汁,孩提时吃着家乡饭,和玩伴嬉戏玩乐,或许曾经泪流满面,但之后的笑容可能更加灿烂,东家的房,西家的瓦,村南的树,村北的草,记忆日久弥新,随着岁月的洗礼和年龄的成熟,家乡便是心中一道挥之不去的风景。
我的家乡有一条河,从我家门前向东蜿蜒而去,名曰:牛谷河。冬季最美,结了厚厚的冰,每天上午冰水就会翻出冰面,在原来的冰面上附上一层冒着热气缓缓流动,经过一夜的凛冽寒风,冰层就会加厚,日复一日,厚实的冰面就成了安全的溜冰场,溜冰是男孩子的拿手好戏,女孩子只有欣赏拟或人翻马仰的份;春季开河,是很可怕的事,冰面融化,河水很大很浑,断冰处,往往一米多厚,有时冰面高出河水大半米,很是突兀;夏季又是男孩子的天下,游泳是必修课,仰泳、蛙泳、狗刨、扎猛子、潜水,打闹戏水,恶作剧,在水中各种怪样子出尽,女孩子只可远观,怕羞;秋季雨水多,时不时发洪水,水位上涨十多米,滚滚而下,晚上躺在土炕上,能感觉到地动山摇的震感,不过习惯了也就无所畏惧。
除了春季开河和发洪水,平时河水很清,水草很丰盛,绿绿的水草如丝,沾在石头上,用小手拔不开,很丝滑,小鱼很多,人一靠近,便嗖然潜水不见了,大鱼很贼,不肯凫到河面。阳光洒到河面,水纹波动,流水叮咚,河底的石子五颜六色,随便捡一块都能给出喜欢的理由。
只有长期在异地工作生活的人,才会有强烈的家乡情结。因为生于此,长于此。那儿的山水地貌,一草一木,长辈师尊,童时的玩伴,都会深深的留在童年记忆里。如果终生生活在家乡,到也没有多深的体会。唯有长期异地生活,才会生发出家乡情结。这种情结还会因时间越久,距离越远而愈加浓重。
十八岁参军入伍来到新疆,离开家乡已四十余年。当八三年第一次回乡探亲时,已经从军校毕业,穿上四个兜的军装,当上特务连的排长。因为村庄整体内迁,回到村里已经无法找到自已的家门。但入伍时村子在西岭的印象,却深深的刻在记忆里。那时我家和叔叔家靠在一起,紧邻大队部(现在叫村委会),门前是全村最宽的马路。也是孩子们游戏玩耍的重要场所。男孩子打瓦、推圈、斗大腿,女孩子跳绳、踢毽、拾子儿,基本都在这条大街上。那个年代别说电视手机,连有线广播也没普及,所以每天放学后,这条街上都很热闹。夏天的夜晚,这条路又成了纳凉的好去处,男女老少拿个蓑衣(草编的雨衣)、席子,大街上一铺,躺在上面凉爽轻松,而且每晚还有说书讲故事的。有时还会专门请了外地艺人来此唱书,一唱就要个把月。那时候村民自已也没有钱,艺人的报酬就是地瓜干,每家给出一两斤。艺人拿了地瓜干子再去别处换钱。
每一次回乡探家,我都要去西岭转一转,寻找童年的记忆。原来的村子遗址已成了桩稼地。但村前的小河,路边的沟渠和水塘多数还在。我们家乡的村庄规划非常正规,网状道路四通八达,房屋每排都整齐一致。如今有一多半都翻盖了楼房,但楼房的长宽都要附合村里的统一规划,不能超出地基。虽然家乡的建设,与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相比,还有差距。但与北方许多地方没有统一规划的农村相比,己经很不错了。
我的家乡,我的村庄——老古墩!我爱你!
标签: 打雪仗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