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型肺炎,有哪些可以自我评估是否应该就医的办法吗?
首先,我们先要预判下是不是新冠病毒肺炎。
第一条,就是流行病学史,最近半个月你去过哪里,接触过谁非常重要。国家的颁布的标准里湖北省和其他省市的诊断标准不一样。鉴于某些地区发病人数多,比如天津的宝坻,我们可以放在一起。就是:发病前14天内有疫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或接触过确诊病例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者是聚集性发病;或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接触史。
第二条,就是临床表现。包括:(1)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2)具有上述肺炎影像学特征;
(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即可怀疑感染新冠肺炎。
好多人因为去过外地,不知道接触的人是否是病毒携带者,加上有人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会产生恐惧心理。临床症状如何判断呢?一般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包括下面几种:
1、 普通感冒,多有咽干咽痒,可能会有打喷嚏流鼻子。一般没有发热或者仅为低热,可以伴有轻微的头痛。大概5~7天自愈。
2、 病毒性的咽喉炎。一般会有声音嘶哑、咳嗽,咳嗽时候疼痛,可以伴有发热。有时候有局部的淋巴结肿大。
3、 细菌性的扁桃体炎。可以出现明显的发热,体温高达39度以上,扁桃体肿大,可以出现淋巴结的疼痛,咽痛。
如果是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持续时间不长,感冒大概一周左右自愈。如果新冠病毒,症状一般会逐渐加重,咳嗽不止,伴有呼吸困难等。新冠肺炎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如咳嗽、干咳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除了以上症状,还有可能出现以食欲不振、乏力、精神差、恶心呕吐、腹泻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以神经系统头痛为首发症状;以结膜充血、眼部分泌物增多眼科症状为首发表现;或仅有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钟南山等人对1099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发热(87.9%)和咳嗽(67.7%)是最常见的症状,但就诊时有发热症状的患者不足一半(43.8%)。
第二,如果患者体温超过38.5,伴有其他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自行服用解热镇痛药没有好转,那就要去医院就诊。
新型肺炎正在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包括去医院看病。尤其是出现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的情况下,到底该不该去医院就医呢?
在不方便去医院的情况下,可以先自我评估一下,做到既不恐慌,又不延误病情。
首先了解新型肺炎的主要表现:发热、干咳、乏力、逐渐加重的呼吸障碍。
记住了新型肺炎的主要症状后,该不该去医院,自己评估主要是通过以下两点:身份和症状。
第一,确定自己的身份。
1.确定自己不是疫区人员并且绝对没有接触疫区来的人员,也没有症状,应该是绝对安全的;即使有症状,一般也是安全的。
2.如果不是绝对确定以上的条件,比如接触过行踪不清楚的人员,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则需要做好就医的准备。
第二,观察自己的症状。
也就是身体发出的信号,主要包括发热、乏力、咳嗽、气喘等呼吸障碍等。
需要注意的是:观察是一个动态过程。如果症状很快好转,也一般问题不大,不需要马上就医;反之,持续不好转甚至加重,则需要尽早就医。
有一点可能帮助你更容易地自我判断:感觉本次症状与以往的感冒不同,虽然说不出来哪儿不一样,但总能觉得不太一样。
最后,无论是否需要就医,也要做到自我科学隔离,响应国家号召,为战胜疫情做出应有的牺牲和贡献。
另外,如果是出现了其他系统疾病,只要是急症,及早就医,否则可以密切观察。
标签: 自我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