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成长经历,我的大学成长经历十篇课程介绍

ysladmin 23 0

上大学是什么感受?

总的来说,上大学的体验就是学会怎么相处。一来呢,是和自己独处;二来呢,是和世界相处。


还是用自己亲身的经历来回答吧,上高中时的自己,特别敏感,尤其是和闺蜜之间的相处。可能,她的无心之中的一句话就会让自己难过好几天,再或者就是闺蜜和其他同学关系走的近了,自己就会难过,有时甚至会想不开,郁闷赌气和她开始冷战。那会不明白,原来是自己害怕孤独,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需要朋友的陪伴。到了大学,你就会发现,在校园里除了情侣之间的身影,鲜有儿时三五成群的结伴同行。


此时,更多的时间是你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你开始问自己,做哪些事情,是对的?哪些事情,是错的?开始培养出自己独立自主的性格来。

我的大学成长经历,我的大学成长经历十篇课程介绍-第1张图片-安安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一时候,我还是懵懵懂懂的,学校里有很多的社团组织,学生会、管理科学协会、街舞协会、瑜伽协会、校电视台…对于我来说,这是很新鲜的事物,我报了好几个社团,想要从那些学长学姐口中取经,我的大学该怎么过?可事实却是,想象中的协会和现实中的有很大的差距,有的协会只会开会开会;有的协会只是为了撩妹;有的协会基本都是大一的,大二的都成部长…仿佛这些大大小小的协会就成了一个小小社会形态,我问自己,这些有意思吗?

回答是:“不,我不喜欢。”


我想要去一个证明自己价值的地方,或者是自己的专业方面的证书,或者是去一些有意义的支教活动,或者是去旅行,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

我的大学成长经历,我的大学成长经历十篇课程介绍-第2张图片-安安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大二时,果断退了所有的协会,去泡图书馆,素黑老师的《好好爱自己》、蒋勋老师的《孤独六讲》、大冰老师的《阿弥陀佛么么哒》…看了好多书,多半是关于情感类的,可能也和那段时间失恋有关吧,我在自己治愈伤口。在那段时间,我发现自己可以和自己相处的很好,冷了会自己加衣服,我还为自己订购了牛奶,还会定时给父母打电话问好。后来,在结交的新朋友中,学会了慢慢打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去同频率的人相处。走出那段感情,遇见更好的自己。就像《七月与安生》里讲的那样,好想我的身体里有两个灵魂,一个安静美好,一个叛逆腹黑。我能很好相处,和她们对话。


我想好了,我想要去联合国发表演讲,去用生命影响生命。

谁没有个年少轻狂的岁月呢,没错啊,我也有过。大三的时候,是我过的最开心的一年,因为我坚持做成了一件事!组织了一个团队—新源队,我们几个人举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公益性活动—PPT分享会。每周五下午六点,我们各司其职,组织会场、签到、主持…是我最热血沸腾的日子,我几乎每天都是五点起床,凌晨1点多才睡。回宿舍,总是黑漆漆的一片。我以为自己很厉害,传播正能量,我们团队的成员都信心满满,为着周五的分享会出谋划策。

我的大学成长经历,我的大学成长经历十篇课程介绍-第3张图片-安安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周末,去干兼职,去锻炼自己社会生存能力。忙忙碌碌,干过很多工作:58的市场推广、英孚的电话销售…我乐此不疲,想要通过这些实践,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大三,是该好好为自己职业生涯规划。

父母想要我去考公务员、去考研究生,想要我拥有稳定的生活。而我偏偏想要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生活。

我该怎么选择,这次我犯难了。

大四,来了。

这次,是真的来了。

谢邀

以下内容把大学跟高中作比较,列出几点主要的不同之处。

课程设置

高中的科目就那么几科,一学就学几年,其间不断巩固就知识、不断学习新知识,到最后进行高考复习,然后应对考试。

大学的课程设置用一个叫“培养计划”的文件性质的东西囊括着,涵盖科目众多,绝大多数科目一个学期里面就完成授课、复习、考试,然后这一科目就用不着了(当然还有小部分的知识在之后的学期是要用到的)。

走读/寄宿

在高中有相当部分的学生是走读的,而在大学除了本地生源,基本都是寄宿的。

课余时间

高中每天的课程节数多,每节时间短,课余时间不多,主要用于休息。

大学每天的课程节数少,每节的时间稍长,导致课余时间较多,除了用于休息,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实际情况做别的东西。所以,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关键性问题:大学规划。同专业的,大家的课程一样,毕业却各有千秋,特色就是来自于课余安排不同。

人际关系

高中的友谊相比初中而言更加成熟,有了独立思考的体现,但离社会普遍现象仍有一定差距。

大学的友谊在高中友谊的表现形式上,加入了社会因素,距离社会的实际情况又更近了一步。总体来说,大学的人际关系更加巧妙,可以发挥的空间大了,当然人与人之间耍的小阴谋也多了。这跟收益越大、风险越大的道理差不多。

师生关系

在高中,平时说老师多数是指各科的任课老师。

在大学,因为一科一学期,同学们经常记不住任课老师的名字或样貌(只有在请假等特殊情况,或者你是学霸经常找老师等情况下除外)。而且,老师不单指任课老师,还会指辅导员、学生组织的指导老师、科研实验的指导老师、负责教务财务舍务得院系领导老师等。

对于大一新生而言,不需要对这些变化感到迷茫、不安,因为在新生指导周(月)、辅导员、班导师、学长的帮助下,只要你们用心体会前辈的教导,你们会很容易适应过来的。

关于个人成长,有哪些特别值得推荐的书籍?

我这有5本经典的个人成长书籍供你参考。

谈到个人成长,一般是都是上班族在大学毕业后面临残酷的社会现实被逼无奈之下选择“自主学习与精进”,这比“主动逃避与放弃”的人要好的多。

放心,成功的道路上并不拥挤,因为真正能坚持努力、追求个人成长的人其实并不多。下面这5本书就能让你“焕然一新”。

点击右上角红色按键关注,或许过往的内容能够帮到你~

一个人能否实现成长取决于很多因素,但最本质、最具有决定性的一定是“思维”。所以,这本书的作者卡罗尔就从“思维模式”方面去分析了,应该如何建议一种“终身成长”的思维模式,让你时刻领先于他人。

如何评价一个人是否实现了个人成长,答案当然是“赚钱”啊。我们并不是不食五谷的神仙,在现实社会中是要生存的,说的直白点就是要“money”。

如果你碰到一个天天喊着要“明天就腰缠万贯”、“后天就财富自由”,但自己却穷的连一碗牛肉面都吃不起的人,就好比一位从来都没有写出过阅读量10w+文案的人却去教别人怎么写10w+的文章,不要相信他。

这世上,做到了,才是王者。所以,强化你的财富能力,用你赚到的财富,来证明你的“个人成长”。

巴菲特的老搭档查理芒格说:我从未见过这世上哪一位成功的人是不读书的,一个都没有,对,一个都没有。

书是什么玩意,书就是你读的越多,成长的成功性就越高、赚更多钱的可能性就越大的东西。越是成功的人越是几百本几百本的读书。所以,书中自有黄金屋,这话不是骗人的。

什么?每天定了很多计划,但却做不到。明明下定决心减肥,但还是忍不住吃吃吃。这说明你缺乏“自律能力”。

去读这本书吧,一本非常薄、有点漫画风的书,但道理却解释的非常简单、直白。在看漫画书的过程中就明白了:我们究竟怎么做才能彻底的“自律”。

时间是死的,每天只有24小时;但控制时间的人是活的,这24小时怎么花完全在你

在大学中你学会了什么?

大学里是否能够真正学到东西,我觉得应该取决于我们是怎样去度过自己的大学时光的。

努力学习、参加各种活动锻炼自己;旷课、打游戏、宅宿舍等;这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必定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16年我大学毕业,四年时间,我成长了很多,甚至得到蜕变。现在把我走过的大学时光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大一:开学初,积极参加系院学生会和校园中的社团,精心准备面试,很幸运地通过,成为其中一员。因为学生会的一些工作需要接触到电脑,所以在那时我学会并能够熟练操作word、excel,学会了制作ppt,学会了收发邮件,还学会了写活动策划书......这些在高中的时候并没有接触过。在学校的社团活动中,我所在的部门是负责外出为活动拉赞助,所以在师哥师姐们的带领下,我学会了如何向商家介绍自己,介绍所举办的活动,我学会了如何与陌生人交流......

大二:在积极参加活动的同时,我并没有忘记学习,课堂上努力听老师讲课,听不懂的时候,下课跑到图书馆借阅资料,努力学会,当自己克服一个又一个难题的时候,心里成就感爆棚。所以期末考试结束后,我拿到了一等奖学金。在学生会和社团中,晋升为副部长,接触的人和事更加广泛,也更加增长了见识。

大三:到了大三,学生会和社团中的工作逐渐减少(因为有师弟师妹去做了),所以我开始参加学校的SRTP(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简称SRTP),通过参加此次活动,我知道了如何选择一个研究课题,如何去设计调查问卷、去做调查研究,如何撰写调查报告以及成果论文,总之,对科研有了初步的了解。

除此之外,我还利用周末的时间到一家英语辅导机构去做兼职,赚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认识了更多优秀的人。

由于学习成绩优异、学生会的工作能力突出,在大三下学期,我光荣的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

大四:去小学实习(我所学的专业是小学教育)的时候,担任组长,和实习学校的校长、老师各种交流、学习,在实习学校学到的一切,为自己以后的教学生涯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大四下学期,由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

四年大学时光,我用“勤奋”去书写,也算是给自己交了一份完美答卷。所以,大学里能不能真正学到东西,取决于我们的生活态度,加油吧,大学里的莘莘学子,愿我们每一个人不负时光不负己,愿有所得、有所获!

标签: 我的大学成长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