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讲话稿,七一讲话稿完整版

ysladmin 27 0

从你切身体会讲,你认为“仁”是什么?有见过“仁”吗?

你好:谢谢被邀!仁由心发,行为诠仁。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经历中,或多或少都能遇见仁义之人。这是因为“它们”无私的行为感染了我们,耿直的性格令人难忘、在与朋友同事聚餐或共事中,表现出来的豁达、不拘小节,对事的态度、留下了一个好的印象;在利益面前首先不考虑个人得与失、想到的是同事及朋友。

面对朋友与同事有困难,自己常常会仗义相助、根本没想过需要“它们”回报,而是把朋友和同事的关系看得较重。

仁也是个多意字,应用比较广泛。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指的是人们对某件事或人物的看法,因各人观点不一样、所以才用了此成语作为比喻。

七一讲话稿,七一讲话稿完整版-第1张图片-安安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仁是由心而发,善良与行为的诠释。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难题向同事求助、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帮助。为了表示感谢请他们吃饭,结果饭局完了,自己准备付帐、才知道其中同事早把单买了…因此他的行为也诠释了一个“仁”字。

有些明星平时我们不知道“它们”的生活轨迹,但是当“它们”面对媒体宣布自己决定时、犹如一个重磅炸弹激起了千层浪花。因为这是一诺千金的行为,而公开表示的就是周润发夫妇,无儿无女的夫妻、在“它们”百年后,会裸捐自己资产、“它们”的决定就凸出了一个“仁”字。

发哥在我们二代人心目中是永远的男神。

七一讲话稿,七一讲话稿完整版-第2张图片-安安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仁,确实就像孔子所言:仁者爱人。这个字,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到了孔子时代,他把"仁"作为了一种道德规范,一种最高的道德标准。爱谁呢,首先敬爱父母,其次关爱兄弟,在此崇尚忠、信、礼、义等,总之一切言行都要建立在“爱”的基础上。

孝悌是仁的核心

在这些规范中,对父母的孝敬之爱,对兄弟的关爱是忠信礼义等爱的基础,我们常说,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还指望他能爱别人吗?所以包括对上级的忠,对朋友的信,对社会上的一切交往之礼,对义利观的价值判断等等,都是以对父母的敬爱为基础的。

七一讲话稿,七一讲话稿完整版-第3张图片-安安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个观念,与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有关。周王朝建立的一整套的礼乐制度,都是以宗法制度为核心的,所谓宗法制度,就是尊大宗,大宗就是长子,而尊大宗的背后,实际上是尊父、尊母,不因争权夺利而为父母添忧愁,百善孝为先,能孝敬父母,则能兄友弟恭而不违逆宗法制,家庭和睦,方为修身,既能修身,则能齐家,能齐家,则能治国安邦平天下,为君效力。这一套礼法均来自周礼,因此也就成了孔子的最高信仰。

我见过的仁是家乡劳模王庆习的无差别大爱

我是以我的亲身经历来说这个“仁”的。因为当时安徽省在王庆习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搞农机一体化演练,我作为地方派员,参与了对王庆喜当时以及以后的多次采访,在宿州市委织部组织的迎七一主题活动上,王庆习的专题报告会的发言稿也是组织安排我写的。为了这篇报告,我花费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进行了大量的不同层次的采访。

王庆习是安徽省宿州市一个农民企业家。他父母家穷,后来逃荒要饭定居在萧县永堌镇许岗村。他为人和善仗义,村民对他很好。他靠开山、建桥、修路养家糊口。但他自幼就有一颗悲悯的大爱情怀,关心集体利益,同情弱势群体,即便在孩子多,日子苦的困难时期,他依然资助本村贫困户,逢年过节给他们送猪肉、送馒头等,他一心想要报答给予他扶持的村民。

八十年代后期,王庆习因为修路建桥信誉好,口碑好,路桥公司业务开展十分顺利,积攒了广泛可靠的人脉资源。到了九十年代,全国兴起地方煤矿开发热,他找人借钱,几十万的私贷连借条都不要写。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开煤矿哪有那么容易,出水、冒顶

一次次不成功,一捆捆的钱打了水漂。本村村民眼看煤矿开不下去,都伸出援助的手,连卖鸡蛋的零钱都交给了他,年轻人也都愿意跟他干,结果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后,煤矿开成了,他也很快发达了。

但他有钱以后,不像有些有钱人那样为富不仁,他一开始就说,煤矿建成了交公,是全村老少爷们的,失败了自己承担。煤矿刚赚钱,他就兑现诺言,把整个煤矿交给村里,把挣来的钱全部用在公益事业上。他建了全市第一条宽阔的村级水泥公路,统一规划了全市第一个新农村,统筹了全村的土地,联合安大、安农等高校建成了高效农业试验区、综合养殖场、果园场、农贸市场、南方花卉大棚、面粉厂等,全部实行分包管理,集体决算,农户分成。

后来又建立了安徽大学教育基金会王庆习助学金制度,定期颁发助学金。

王庆习的资助对象没有特定性,在力所能及地范围内,只要他知道了,就会召集大家听取意见,决定资助与否。若没有多数同意,他就以个人名义表示心意。

第一次参加市委宣传部安排的对王庆习集体采访时,没有做具体的方向性安排,各单位按照自己的宣传思路拟定宣传计划。所以在听取情况介绍后的活动都是自主进行的。我们看到王庆习的家是一个四处漏风的破院子,石头围墙高低不齐,但院内、房间布局整洁有序,主房是三间石墙瓦房,房间的大梁用一根粗壮的木柱支撑着,跟周边的新房形成鲜明对比。

他对村民好,对困难户一掷千金,但对自己却十分吝啬。听村民说,他去食堂用餐,职工掉在地上的馓子、花生米,他会毫不犹豫地捡起来吃掉。他不吸烟不喝酒,没有不良嗜好。他招待客人,只在家里,很少上酒店,够吃就行,绝不浪费。

当时的省、市主要领导都去过他的村庄看望过他,对他给予极高评价。

已经多见不见他了,但是曾经的印象,人性之美的印象,仁人君子的印象,大爱无疆的印象,温和豁达的印象……永远留在了心里,没曾发生过变化。

所以,我觉得,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一个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一个能让接触过他的人都愿意跟他交往,一个让各级领导都给予高度评价的人,他就是一个大写的人,一个懂得爱的人,一个仁人君子的人,一个大写的“仁”,这就是我见过的“仁”。

标签: 七一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