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哪些事情的发生,让人感觉匪夷所思?
《二十四孝》是元朝时期一位名叫郭居敬的学者根据民间流传和历史记载编录的一本书籍,主要讲述了不同朝代、地点发生的孝道故事,是古代宣传儒家孝道的通俗读物。然而其中却有些故事让人读来十分诡异,比如其中一个名为“刻木事亲”的故事。
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丁兰,父母在他很小时就去世了。在他懂事以后,非常想念自己的父母,就用两块木头刻出了他印象中父母的形象。他对于这两个木像十分尊敬,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和木像商量,在吃饭前都要先供奉木像然后自己再动筷子。久而久之,木像变得栩栩如生,于是他对两个木像更加恭敬。
后来,丁兰娶了一个妻子,要求妻子对木像必须尊敬。他的妻子一开始十分听丈夫的话,后来就慢慢懈怠了。一日,丁兰的妻子趁丈夫不在家,出于好奇,用针刺了一下木像的手指,木像居然流出了鲜血。等到丁兰回家,例行供奉木像时,发现父母的木像竟然在默默垂泪,而后他得知了妻子的所作所为,怒不可遏,一纸休书休掉了妻子。而丁兰的行为也受到了周围人的称赞。
这个故事在古代一直作为宣传孝道的题材,如今读来堪称是灵异故事。而《二十四孝》中还有众多如今看来匪夷所思之事,皆被看作宣传孝行美德。清代学者吴正甚至说出“二十四孝,谁人不知,谁人不晓”的言论。鲁迅曾经对此大肆批判,直言古代某些孝道故事令人不解。
如今,我们摒弃了古代糟粕的“愚孝”观点,形成了新的孝道理念。
每次看到抗日神剧里的“手撕鬼子”、“八百公里外一枪爆鬼子的头”、“石头打下飞机”等等剧情,都会忍俊不禁。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如果抗日战争时中国有这么多奇人,鬼子早被消灭了,还用打十四年吗?还用牺牲那么多中国人的生命吗?
前几天无意看到一个事例,有人居然能用步枪将轰炸机打下来,乍听之下感觉非常匪夷所思,根本不相信。后来查了一下资料,发现这种创举居然是真的,而且还不止一次。巧合的是,这几次战例都是由我们光荣的人民子弟兵创造的。
首创这个壮举的,是我军开国少将左齐将军。
左将军是江西省永新县人,1929年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工农红军,后来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时期担任八路军120师三五九旅717团参谋长、政治委员。1938年负重伤,经白求恩大夫做截肢手术,在鬼门关将他拉了回来。解放战争时期,任一野二纵政治部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新疆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长征时,左齐将军当时在红六军团,担任长征先锋。在一次行军中,左齐所在部队被国民党军队发现,随即派出几架轰炸机尾随红军,不停的轰炸。由于当时红军装备简陋,没有重武器和高射武器,对敌机束手无策。
在世界各国的部队里,步兵在没有空中掩护的情况下,遇到敌人轰炸机,最好的办法是就地隐蔽,严禁用轻武器对飞机射击。因为世界上还没有用轻武器打下飞机的先例,所以当时的军事指导思想认为,如果步兵用轻武器朝飞机开枪,不但一点用也没有,还会暴露已方阵地或者部队行踪,带来更大的损失。
左齐将军是当时部队的神枪手,他的枪法连六军团首长萧克和王震都多次表扬。看着敌机耀武扬威的在我军头上飞来飞去,不停的投弹,看着自己的战友一个个倒在敌机的炸弹之下,左齐眼中的血都要滴下来了。由于很少看到飞机,当时红军并没有不许对飞机开枪的规定,左将军靠在一块山岩上,用手上的毛瑟枪瞄准敌机,在心里计算好提前量,趁敌机俯冲时果断扣响了扳机。随着一声枪响,子弹击破了敌机的舱盖,正中飞行员头部,敌人飞行员当场毙命,飞机推动控制,撞上了山头,随即起火爆炸。残骸飞得到处都是。
另外几架敌机发现有一架飞机被我军击落,以为我军有防空武器,吓得掉头逃窜。
红军战士看到敌机被击落,十分兴奋,纷纷围住左齐,要他讲一讲是怎样用步枪将敌机击落的,大家表示要学习经验,下次遇到敌机也可以干他几架下来。
左齐拿着手里的枪,详细的向战友们传授打下飞机的要领。这时萧克和王震也赶了过来,对左齐的枪法赞不绝口,号召大家向左齐学习。
左将军后来负伤,失去了一只胳膊,但他仍然坚持斗争,以“独臂将军”的神勇,为人民立正了赫赫战功。
解放后,左将军在工作之余苦练书法,他的书法独具一格,气势磅礴,挥洒自如,凝重有力,充分表现了独臂将军的坚毅性格,深受各界人士的赞誉,被人称为“神笔左书”。
我军在朝鲜战场上,也发生过用步枪打下敌人飞机的战例,让美国人当时摸不着头脑,还以为我军有了什么新式武器呢。
1998年8月,88岁高龄的左齐逝世,作为第一位用步枪打下飞机的传奇英雄,他的故事被后人不断传诵。
标签: 建筑风水学论文